冷眼集/台語腔調戰 成台獨意識形態照妖鏡
賴清德總統日前在民進黨全代會全程以「台語」發聲;今年6月教育部在民進黨立委質詢後也修正相關辦法,將「閩南語」能力認證,正名為「台灣台語」;近來,就連監察委員也加入檢討大眾運輸台語發音腔調。賴清德總統上任不到百日,這場鋪天蓋地語言戰,成為台獨意識形態照妖鏡。
近來先是民進黨籍立委陳培瑜6月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指出,文化部長李遠、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均稱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說「台語」,教育部卻不正名。教育部隨即在配合修正閩南語語言認證考試收費標準時,將行之有年的「閩南語」能力認證,更名為「台灣台語」。
這番操作被學界批為不倫不類、欲蓋彌彰,執政黨卻仍樂此不疲。就連監察委員也加入,質疑國內台鐵、高鐵、捷運、客運等台語「腔調不一致」,查案監委蕭自佑雖稱此案「還在調查中不宜對外說明」,但從會議紀錄可見,監院直接向中央和各縣市政府下指導棋,已違反權力分立。
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監察委員只有彈劾、糾舉、糾正權,台灣弊案接二連三,監察院放著正事不做,日前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接受性招待,不僅以壓倒性多數否決彈劾案,「調查不公開」更成了保護傘,本應是監察權核心職能的彈劾權更是軟弱無力,也難怪「廢聲四起」。
「台語正名」每隔幾年就會掀起一波爭議,從早期台獨學者發起正名活動,認為教育部把台語稱為閩南語是「去台灣化」,是語言歧視、語言暴力,這次從民進黨立委提案、教育部正名到監委查案,煞有介事,無事生非,實則就是在用「在地化」包裝台獨,一步步狹隘台灣文化。
一個開放與興盛的國家,可以包容各種語言、宗教與文化;缺乏自信或專橫獨裁之國,才會逆向而行。漢語學家鄭良偉曾稱,「語言沒有一定的標準,只有口音、聲調和使用詞彙不同而已」。從國家語言法角度,台灣還有閩南、客家、原住民語已是公認國家語言;北中南不同的腔調,更代表台灣包容性。如今賴政府不僅要「一語獨大」,監委還要「一腔獨大」,無疑更凸顯意識形態辦案心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