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低薪 美國讓員工參與退休金方案

低薪非台灣獨有現象,到底該如何解決低薪問題?近10年來,各國多數是用調漲基本工資的手段,南韓總統文在寅任內甚至一口氣調漲41.6%。但是拉高最低工資,只是讓最底層弱勢勞工,取得基本生活溫飽而已。
薪資透明化呼聲近日在各國逐漸升高,認為攤在陽光下的薪資可迫使企業主認真面對薪資不公。加州參議會日前通過修正法案,將自2023年1月1日生效,規定雇用15名以上員工的公司須依法公開薪資結構,以供加州政府查核薪資是否有結構性的不平等現象。這樣的規定引起商界反彈,主張公開私人企業的薪資等級,影響員工信任公司。不過,起草的州參議員麗蒙說,這項法案是婦女與有色人種獲公平薪資待遇的一大進步。
另一種彌補收入差距的作法是由退休金方案著手。在美國,讓員工參與退休金方案是縮小薪資差距的最快方式,許多州已在採取措施。
歐盟很多國家則是10年前開始執行薪資透明計畫,證明有助改善低薪,歐洲議會11月即將通過薪資透明計畫,歐盟27個國家一體適用,要求就業前薪資透明,人力招募必須揭露具體薪資,以及大企業必須定期揭露企業內部4個級距平均薪資,藉此避免高層與基層薪資差距過大,分配不公。
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系教授李健鴻主張,台灣只要擴大就服法規定,先從要求企業徵人一律揭露薪資,就可激發同業比價效應,是馬上可以改善低薪,又不需大費周章的有效作法。
台大國發所兼任教授辛炳隆認為,台灣很多企業屬家族企業,肥貓不少,企業內上下階段薪資差距太大,目前上市櫃公司的薪酬委員會應加入外部或勞工代表,擴大功能到薪資分配,解決薪資分配不公。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