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全球氣候變遷評鑑 台灣空畫大餅當然掛車尾

國際環境團體年度「氣候變遷指標評鑑〈CCPI〉」揭曉,64個被評鑑國台灣再退三名,名列60,快到退無可退、掛車尾的終點站。這項評鑑對照台灣光說不做、空畫大餅的減量應付事實,可說是公正、恰當的評價,關起門來搞減量內宣,實質上一無進度,排名很快就將探底。
幾類評鑑項目,只需動嘴瞎說的氣候政策項,得分是幾個評鑑項目中相較排行不是最差,其餘幾個氣候變遷實際作為項目,評鑑看的是實際數據、減量成績,我們幾乎沒有作為,拿不出數據,當然評鑑和伊朗、哈薩克等動亂國家同列最差;拿了這張成績單,蔡政府當然封口不提。
台灣的溫減實際作為真是慘不忍睹。2015年雖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也在國際宣傳考慮下提出幾乎是畫大餅的自主減量承諾,這數字國際雖讚譽,但不認為有達成的可能;但在過半巴黎協定締約國都沒提出減量承諾、大家打混的局面下,並沒注意台灣減量只是光憑一張嘴。
因應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蔡政府又開始畫大餅,先把實施期程不定、管制寬鬆,又無追蹤考核的溫減法,宣稱將推出2.0版的「氣候變遷因應法」,打算以徵收溫減費方式,加大業界的減量壓力;大餅畫得愈發大,但光說不練,溫減法2.0版三讀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屆時巴黎協定可能不止十周年了。
現況的溫減要求極其寬鬆,業界隨便擺擺樣子就能過關;管制寬鬆,加以減量目標值不斷下修,驗收期甚至是2050的遠期支票,即便「淨零」承諾趕上國際潮流,但對照許多國家已開始踏實減量,台灣只動嘴畫大餅的作風,愈發與國際社會的覺醒脫節;再說,2050時這政府大官誰還在位子上?
暖化、極端氣候今年呈現爆衝式惡化,台灣上半年苦旱,接著連幾個月暴雨,雖然迄此刻無颱風登陸,但光是擦邊球,就讓台灣應變失序。今年國際的氣候災難大爆發,酷熱、洪水、火災年頭到現在,幾乎無日無之,地球人深刻感受到這是自救的最後機會。
COP26期間,大洋洲友邦土瓦魯外長柯飛站在水淹大腿的海水裡向氣候峰會與會者發表演講,那會是台灣日後景象嗎?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