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美中台詭譎局勢 賴清德沒有誤判空間
民進黨打破八年執政魔咒,但從得票數看,支持「九二共識」和「兩岸一家親」的選民(藍+白),多過於「台獨黨綱」擁護者。儘管賴清德在選舉中,視中華民國憲法為災難,賴清德上任後,就應依法依憲,回歸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架構,才符合多數台灣人與民意的期待,同時讓兵凶戰危的台海情勢,獲得降溫、喘息空間。
從賴清德當選到5月20日發表演說,中間四個多月時間至關重要,北京當局不僅會加強對台施壓,也可能透過華府,讓台灣感受到美中「管控」台海局勢的力道。事實上,美國拜登總統即派了高層代表訪台,就是要向當選人傳達美國政策,並希望當選人在兩岸關係作為能得到管控,美中這些力量都指向於一個目的,即要求賴清德在五二○就職演說中,提出更多的維持兩岸現狀的保證。
從北京角度看,將賴定性為「不折不扣的台獨工作者、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國台辦多次以「雙獨組合」形容賴清德和蕭美琴,可預期這次北京對賴就職演說承諾的「要價」,恐怕只會更高。
而美方的關切壓力也不會小,從選前美方三位重量級學者撰文呼籲,賴清德如果當選,應重申蔡英文在2016年就職時的承諾,並應重新審視「凍結台獨黨綱」提案,承諾維持現狀。美國年底也將舉行大選,值此美國內政關鍵時期,華府顯然不會樂見台海情勢過於緊繃。
在兩岸關係方面,這次大選展現出的清晰民意是,支持「九二共識」的藍營,加上主張「兩岸一家親」的白營,希望兩岸重啟對話的支持者要高於綠營。這個事實,應給未來的賴政府什麼啟示?
若賴清德自許成為代表全民的中華民國總統,就必須跳出民進黨的思維框架,以全民利益和多數民意為依歸,推動兩岸政策。當前台灣社會的最大公約數,即是對中華民國及其憲法的認同,賴清德在國際記者會中宣示,他將依照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
要提醒的是,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兩岸雙方主權雖互不承認,但並未分裂;治權互不否認,才能為兩岸互動預留空間。賴清德政府即使不接受九二共識,也必須提出有效對策,避免造成兩岸進一步割裂,進而造成台海危機,也會形成國內朝野衝突,讓國家更陷困境,賴政府沒有誤判的空間。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