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不增貨號 藍批政治凌駕專業
財政部關務署日前依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決議,邀集跨部會討論是否增列萊豬CCC Code(輸出入貨品分類號列),會議結論昨天公布,考量各國均無此作法,萊牛也未增訂貨號等理由,認定並無必要增列。行政院表示,任何行政措施都要有可行性,且和國際標準一致,不然就會成為台灣和其他國家做生意的障礙。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表示,在世貿組織案例中,僅加拿大曾告美國對某些產品標示有問題,目前國際貿易談判並無與萊豬相同案例可比較;由於是無前例可循的灰色地帶,未來美國是否刻意要求台灣符合某些標準,目前難以預測。但從確保民眾健康角度來看,政府應讓人民可從源頭分辨萊豬與非萊豬,如果連源頭都管理不了,人民不可能有能力分辨。
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說,飼料添加物並不是貨物,美豬將和馬政府2012年開放的美牛一樣,政府會持續用檢驗「安全容許量」來把關。目前全世界也沒有為了飼料添加物殘留增列貨號的狀況,除了管理會混亂,也會形成新的自由貿易障礙,無助台灣與他國貿易談判。
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對於含萊劑美豬的管理仍傾向於標示原產地即可,不會強制標示是否含萊克多巴胺。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疑,這完全是政治凌駕專業,單就行政作業而言,關務署早就表明沒有問題,經濟部仰承上意後才定調不做,完全不是基於專業考量。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