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沒信心 SPAC併購頻告吹
隨著市場信心減弱,一度炙手可熱的IPO替代方案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正在轉變為成本高昂的新投資策略,以防止投資人棄船。
在某些案例中,空頭支票收購公司及被收購的公司被迫將更大的風投股分轉讓給投資人,而且通常是以大幅折扣的價格。
根據產業追蹤機構SPAC Research的數據,2022年還不到3個月,美國已經有13起涉及SPAC的併購案告吹。相比之下,2021年全年只有18件。
根據Dealogic的統計,以金額計算,今年已經完成近950萬元的併購交易。
市場參與者表示,交易被放棄的主要原因是贖回風險。投資客在合併完成前行使權利,將合資企業的股分賣回給SPAC,並以原先支付的價格出售。
RBC Capital Markets的SPAC全球聯席主管艾瑪尼(Amir Emami)表示:「每項交易都在擔心贖回,都在試圖弄清楚如何緩解這種情況。」
而SPAC採用的方法包括向選擇不贖回股票的投資客提供增發股票。
SPAC是個空殼公司,在IPO活動中籌集資金並將其放入信託,目的是與私營企業合併並將其上市。由於投資客在IPO之前不知道目標公司為何,SPAC通常授予贖回初始投資的權利,以激勵他們將資金投入信託。
然而,大量贖回削弱了此類交易件數。與此同時,許多在去年榮景時期上市的公司的股票表現不佳,讓一些投資客承受損失,讓新SPAC看來風險更大。
而且事實上,交易正在枯竭。根據SPAC Research的統計,今年以來只有24宗SPAC宣布合併,價值283億元;而光是2021年第1季就有93宗交易,價值2330億元。
提供額外股票的激勵措施雖讓一些合併案成功,但對於被稀釋的SPAC中間商、目標公司和原始投資人來說,卻代表了沉重的財務成本。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