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澳對川普說不 台一路「向北」?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今年1月黯然下台,政治歷練不多的前加拿大前央行行長卡尼臨危受命接下黨魁與總理。拜川普對加國毫不掩飾的併吞野心加上撕毀美加墨協議對加、墨打關稅戰所賜,激發出許多加國人的愛國心,決心支持明確反對川普的自由黨,讓自由黨聲勢突然鵲起,與對手保守黨開始出現黃金交叉,卡尼毅然決然決定趁勢提前改選,並一路領先。
自由黨的勝選是川普因素發酵的結果。半年前,民調顯示保守黨遙遙領先自由黨22%,保守黨領袖博勵治以川普為師,對政治對手尖刻的攻擊、強硬的經濟政策與「常識政治」訴求,成功吸引對生活成本、移民與醫療系統不滿的選民,自由黨幾乎難逃敗選的命運。
然而,就在杜魯多去職,務實且有豐富財經經驗的卡尼上台,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並為自由黨注入新活力。更重要的是川普上台後的對加政策,成為自由黨扭轉局勢的關鍵催化劑。卡尼的專業形象贏得選民對自由黨應對川普關稅壓力的信心,博勵治變成只會耍嘴皮的小丑。
卡尼不愧是經濟專家,上台後立刻提出對策對抗川普關稅,他成立戰略應對基金、投資基礎設施實現貿易多元化,以及保護汽車工業的補貼計畫。當杜魯多與卡尼相繼舉起愛國大旗對抗川普時,博勵治對川普的態度顯得猶豫怯弱,後來雖也喊出「加拿大優先」卻已失去制高點。川普對加拿大不斷發出挑釁言論,不僅引發加國民眾強烈反感,也將美加關係推向選舉的中心。
川普使自由黨創造了「聚旗效應」,讓民眾感受到外部威脅而團結支持現任政府。卡尼上任後採取強硬姿態,宣布對美國商品實施報復性關稅,並承諾「直到美國展現應有尊重」才會取消。加國外交部長趙美蘭作為G7外長峰會東道主的場合,當著美國國務卿的面表示他受邀到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作客,重申加拿大絕不是也不會成為美國的第51州。
自由黨將選舉框定為一場「捍衛加拿大」的戰役。卡尼在競選中強調加拿大的獨立性與經濟主權,承諾保護國內產業並抵禦美國的經濟霸凌,為自由黨爭取了不少搖擺選民,特別是在安大略省與卑詩省的中年選民群體。愛國情緒也表現在選民的投票行為。這次大選提前投票人數達到730萬,創歷史新高,顯示民眾對選舉高度參與的熱情。所以,將這場選舉視為加拿大與川普的選舉一點都不為過。
卡尼在選選後的演講中提到與南方鄰居的關係,他重申:「我們與美國的舊關係,一段奠基於穩步加強的融合關係,已經結束了。」他指出,這次選舉表明加拿大人已經「擺脫了美國背叛所帶來的震驚」,加拿大今後要減少對美依賴「照顧好自己」。
加拿大大選結果已經釋放國際對川普的一種訊號,本周末澳洲也將進行大選,川普效應也出現在澳洲大選,保守派的自由黨在川普上任前一度領先執政的工黨,自由黨黨魁達頓也多少沾染了川普的氣質,在川普給全世界帶來不確定性後,自由黨民調就開始滑落,工黨有望贏得大選。當與美國同為盎格魯薩克遜血緣的加澳都對川普說不,台灣一路「向北」的小船要航向何方?
(本文取自5月1日聯合報民意論壇,作者為退休大學教師)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