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德州在食品包裝加註色素與添加劑警語 可能影響全國

川普炸伊朗核設施 紐約警戒、反戰聲起

台封殺陸名校 自斷競爭力…教部政治指導 戕害高教又失格調

聽新聞
test
0:00 /0:00

最近台灣教育部連續對中國大陸學校祭出禁令,除了禁止台灣學校與統戰部主管的華僑大學、廣州暨南大學以及北京華文學院3所學校交流外,又另外增加所謂「國防7子」的封殺令,引起學界一片譁然。

台灣素來崇尚民主法治和自由開放,大學自治正是其中重要一環。根據大法官解釋,大學自治為憲法第11條講學自由的保障範圍,也就是大學對於教學、研究與學習的學術事項,享有自治權。簡單的說大學不受政府、政黨、教會或其他勢力干預,實行獨立辦學。如今在抗中旗幟下,教育部公然對大學施以政治指導,無疑是對高等教育的戕害,且正如東吳大學前校長潘維大所言,是件失去格調的行為。

尤其以保護國家關鍵技術不外流為由,對於包括北京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及哈爾濱工業大學在內等7所國際知名學校實施交流禁令,更令人啼笑皆非,學生哪來所謂國家關鍵技術?這7所學校均是科技十分出色的名校,也與美日歐等地大學持續合作。與他們進行學術交流,絕對可提升我們在高科技產業上的實力。學生到這些學校學習,和赴美名校如麻省理工、史丹福、加州理工學院等有何不同?既然大陸都不擔心其核心技術會被台灣學走,我們又何必杞人憂天。

近10年來中國大陸的科技及製造實力突飛猛進。今年剛好是「中國製造2025」計畫第一階段的驗收年,根據去年南華早報所述,在該計畫覆蓋的260多項項目中,大部分均已達成,甚至有些當初未列入計畫的高科技項目也有超水準表現,成效可觀。就連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在去年9月針對「中國製造2025」的報告中也坦承,這份計畫涉及的關鍵領域大部分都已達成目標,甚至有些已超越美國;半導體上雖尚未達陣,但已取得相當進展。他也警告美國,中國在各方面正努力縮小與美國間的差距。而美國對中國的抵制與防堵,雖收短期之效,卻會反向刺激大陸加速發展。美國應引以為戒,調整路線,加強國內工業製造能力,否則不出10年美國人生活中所有關鍵事物都將倚賴中國。

一直以來美國有包括蘋果、微軟、輝達、Alphabet、亞馬遜、Meta及特斯拉等所謂「科技七雄」,而現在中國的「十姐妹」,即阿里巴巴、騰訊、美團、小米、比亞迪、中芯國際等已然崛起,且有取代之勢,更不用提一些新創事業,如包括DeepSeek及做機器人的宇樹科技的杭州六小龍等等。反觀台灣在過去十餘年除了代工產業有所成長,沒有發展出一個「獨角獸」;只有「護國神山」,而無「護國群山」,這是非常令人難過的事。

美國向來在高科技的創新處於領先地位,但過去十年中國進步神速,在高科技的創新上已可與美國並駕齊驅,甚至有超越之勢,就連美國一些知名媒體都承認中國高科技發展已具有領先地位,台灣應該要引為警惕。除了要加強對高科技領域投資,更要培養專業人才。

現在台灣的學生在STEM的課程減少,非常不利日後發展。台灣應加強這方面的學習,並鼓勵年輕人捐棄意識形態,外出留學,向國外取經,學習他國在高科技方面的知識,回來後將所學貢獻國家,幫助台灣發展。

在這股科技浪潮之下,台灣要急起直追都很困難,遑論還要自縛手腳,斷絕交流學習之路,如此以政治來干預高教,絕非台灣的競爭力之福,盼政府深思。

(本文取自3月11日聯合報民意論壇,作者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教育部 加州 特斯拉

上一則

一洲焦點/川普2.0成績單、烏道歉軟中硬、聰明的台積電

下一則

一洲焦點/川普小澤通話、北京為運河發火、甘迺迪檔案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