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來勢洶洶 盟邦嚴陣以待
川普總統上任後,對墨西哥、加拿大、巴拿馬、丹麥等傳統盟友頻頻施壓,包括揚言不排除透過軍事或經濟力量取得格陵蘭與巴拿馬運河控制權。 並於日前宣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25%關稅,對中國加徵10%關稅。 同時揚言很快會對其他國家進口的鋼材、鋁材、電腦晶片、半導體和藥品徵收關稅,一連串的外交動作來勢洶洶,把他的交易策略發揮得淋漓盡致,也讓世界各國看得目瞪口呆。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曾經說過:「成為美國敵人是危險的,但成為美國盟友是致命的」。如果這句話放在當前美國盟友身上,不得不說是相當貼切的。 在川普眼中,美國盟友長期依賴美國保護,卻付出很少的代價,與美國還有巨額貿易順差,占盡美國便宜,這種情況必須改變。今後盟友不僅要向美國繳保護費,還要對「美國再次偉大」作出貢獻,如減少貿易順差、購買美國國債、產業赴美投資設廠等等。美國也不再強調自由、民主等政治意識形態,一切以「美國優先」。
盟友中最尷尬的莫過於加拿大。 由於種族、言語、信仰相同,在美國人心中,加拿大一直是美國最忠實的盟友之一,也是美國的「兄弟之邦」。 但川普一直對加拿大不滿,主要是因為雙方在貿易逆差、非法移民和毒品管制上意見分歧。 川普也一再揚言要制裁加拿大,並曾當面向總理杜魯多半開玩笑地建議:「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你可以擔任州長一職。」 杜魯多在川普上個總統任期內曾不惜得罪中國,為美國扣留了華為公主孟晚舟,如今卻遭川普如此調侃,情何以堪。
持平而論,諸多美國與盟友的夥伴關係是冷戰時期建立的,未必符合今天的美國戰略利益。 再加上債台高築,財務拮据,美國也無力像以前那樣大量援助盟友。 因此,有必要重新評估和調整與盟友的夥伴關係。 其中,美國對烏克蘭和台灣政策最為關鍵,對地緣政治的影響也最大。
但目前川普對烏克蘭和台灣的態度並不明朗。 關於烏克蘭,川普在接受國家廣播公司(NBC)專訪表示,美國可能減少援助烏克蘭,他正積極試圖結束俄烏戰爭,同時要求北約組織把國防預算提高至GDP的5%(現僅2%),承擔起更多年防衛責任。 在台灣問題上,川普僅泛泛地表示「他有信心與中國達成協議,防止台灣遭到入侵」 。 然而,川普在選舉期間曾對台灣說過一些不中聽的話,對台灣的態度十分消極。 華府知名兩岸問題學者葛來儀近期指出,如果北京提出與台灣有關的具體要求,川普或許會考慮接受北京要求以換取他想要的經濟利益。
隨著川普「美國優先」政策落實,美國與盟友的關係正面臨著嚴峻考驗。 川普的風格多變,不按牌理出牌,且擅長用關稅當武器極限施壓,逼迫他國就範。 面對如此空前特異的世界領袖,盟友無不戒慎恐懼,嚴陣以待。 盟友也會尋求其他途徑來維護自身利益,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專家已經警告,美國不能忽視盟友,沒有盟友的支持與協助,川普將很難實現他的「美國再次偉大」抱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