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我達達的馬蹄」成絕響…詩人鄭愁予傳辭世 享耆壽91歲

初選投票日開跑 布碌崙逾百人投票 永援聖母殿華裔選民最多

美中瑞士交鋒 談判難有實質進展

聽新聞
test
0:00 /0:00

美中兩國10、11日兩天在日內瓦就貿易和關稅進行談判,由於是初次會談,基本上屬「摸底」性質,摸清對手的基本要求,沒有人預期會達成全面性的協議,更不要說會有實質的結果。不過,談判前一天,川普表示,對中關稅可降低至80%,因此不排除美方可能在談判中釋出調低關稅的信息。

為什麼美方要主動降低關稅?第一,稅率從145%降至80%,沒有實質意義,因為稅率只要在50%以上,生意仍然難做。第二,這次談判主要目的在於讓雙方緊張關係「降溫」,川普主動調低關稅,可傳達「降溫」意圖,有助談判。第三,因關稅問題,美股持續波動,物價也開始上升,川普藉著調低關稅,可營造有利股市的環境。第四,至於為什麼是80%?145%之中有20%是芬太尼關稅,因此如果中方在芬太尼問題展示進展,美方可從80%減20%,這就與川普說的平衡逆差需要60%相同。

川普在談判前夕,還呼籲中方開放市場,因為「開放市場對中國有好處」;川普可能暗示,美方談判的主要要求,就是要中國開放市場。事實上,中共嚴格控制國內市場,國內主要行業全由國企把持,連國內私營企業也不能插手,更遑論外國企業,因此川普要求開放市場,是為追求貿易公平;川普還說,美方可能在談判中提出釋放黎智英,當然,就算美方提出這項要求,中方也不可能釋放「與外國勢力勾結」的黎智英。

本月8日,川普在白宮宣布美國與英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這是自4月2日川普宣布「解放日」新關稅以來,第一個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英美同文同種,輿論早已估計,兩國將最先達成協議,但對川普來說,這一協議意義重大。白宮還沒有公布協議細節,但至少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協議中的對英關稅,是最低的10%對等關稅;第二,美國對英國的主要要求是開放市場,這項協議被視為川普政府與其他國家進行談判的「模式」。商業部長盧特尼克說,未來一個多月,將有數十個國家以這種模式達成協議。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不在這些國家之內,因為川普特別對中關稅提高至145%,而不是10%;換言之,川普準備用10%的最低對等關稅,將數十個國家組成一個陣營(包括盟國和友好國家),用來孤立中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上月中曾提到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談判,所談的主題,就是中國該如何在對美貿易上取得平衡;還說中國的鄰國如日本、南韓、印度和越南,一旦與美國達成協議,就會對中國形成一種貿易上的「圍堵」。

中國8日公布4月的貿易數據,其中對美出口銳減21%,但是對東南亞的出口則大增21%,增幅剛好抵銷了減幅。看來,川普政府與東南亞各國正在進行的談判,必將用於阻止東南亞各國將中國商品轉口到美國。

川普政府從2018年的美中貿易戰中吸取教訓,看穿北京拒絕承認竊取技術,拒絕承認政府補貼,拒絕開放市場,讓所有重要工業和金融業都由國企把持,所以談判了兩年,始終沒有結果。

這次美國絕不重蹈覆轍,勢必堅持中方對貿易逆差有責任,既然中方不能增購3000億的美國商品,也就只能用高關稅去彌補。談判前夕,中方堅持要美方取消單邊提出的關稅,但中方不能不承認逆差的事實,如果不願接受高關稅,那麼談判就無法進行下去。

雖然川普表示日内瓦會談已取得「重大進展」,但一般認為,這輪會談主要是「建立接觸」,雙方可能只是「交換立場」,若進展順利,才會為後續談判制定議程。

但只要對中關稅維持在50%、60%以上,中國出口就會受挫,美中貿易就只能走向「脫鈎」,「中國製造」就再無法在美國長驅直入,川普希望製造業返美的目標,才有可能成為事實。

川普 關稅 東南亞

上一則

賴清德否認「脫中入北」 美國是影武者?

下一則

美中忙博弈 台灣關鍵期…西風壓不倒東風 3個月內可能達成協議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