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阻聯邦削40億醫療科研經費 紐約聯合多地聲援訴訟

美情報曝:伊朗備飛彈 美若參戰 中東美軍基地將遭報復

美中關稅貿易戰的兩大突破口

聽新聞
test
0:00 /0:00

中國商業部2日表示,他們正在「評估」是否要與美方進行貿易談判,美國將這個消息看成為雙方可能展開談判的消息,因此華爾街股市上漲;「小粉紅」也興高采烈地在網上說,川普認慫了。但「評估」並不表示雙方就會談判,雙方仍僵持在「談」與「不談」之間、以及在「誰先拿起電話」的角力之中,完全看不到誰會先調低關稅,更談不上兩國領導人見面的可能。

可是美中僵持下去,中國經濟很可能先在川普「對中戰略」下先崩潰,現在已有跡象,雙方正在對準彼此要求,兩大突破口,一是議題,二是人選。

川普上任100天了,可以看出,他並非胡言亂語,而是有一套戰略的,那就是:他要遏制中國經濟發展,因為經濟第二大的中國已變成美國的「最大威脅國」;而「遏制中國經濟發展」主要就是遏制中國出口,以及阻止中國從美國賺取巨大貿易利益。

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是要以出口帶動經濟發展,其中對美出口最為重要,這是中國由1980年代到2010年代「崛起」的真相。2017年上台的川普,不再容忍中國從美國掠奪巨大利益,再反過頭來威脅美國。他第一次貿易戰沒能成功,他現在發動第二次貿易戰,就是要完成遏制中國出口的戰略。

對照2018年的第一次貿易戰,雙方在華府和北京進行了數十輪談判,直到2020年初,川普才將稅率增至25%。但這次貿易戰,川普只用數天,就將稅率提高至145%。當關稅提高至100%以上,也就等於完全封殺了中國的對美出口。川普政府同時在與東南亞各國談判,目的在堵截中國的轉口貿易。

在外銷變得困難下,出口商只能向國內市場發展,但中國經濟目前正處於40多年來最困難的時期,因為三年清零封控對經濟造成的嚴重破壞,至今未能恢復,加上房市泡沫破滅,嚴重打擊中國家庭的消費能力。去年消費占中國整體經濟的比重只有38%(美國是67%),因此吸收不了價值9000億的出口商品。

川普的高關稅已開始衝擊中國經濟,Temu和Shein兩家800元以下小額商品出口商,去年出口美國的500億元,從5月2日起,將被逼中斷;中國對美出口貨櫃4月減少了20%;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他看到中國「非常糟糕」的國內生產毛額 (GDP) 資料,目前有估計顯示就業損失高達500萬到1000萬個職位。中國大陸經濟正在急遽放緩。中國經濟在出口和內需雙重打擊下,新一輪的大衰退正在形成中。

不過貝森特暗示兩方之間仍有可能達成「重大協議」,雙方一起進行經濟再平衡,川普總統將美國重新導向製造業經濟,而中國必須轉向更多的內需消費,時間點就是在在冬季前達成協議,「我們即將進入假期銷售季,目前就是企業下訂的時候。如果這些訂單無法成立,對中國大陸而言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由於川普堅持要將貿易逆差與芬太尼進口問題連結,中國正試圖利用芬太尼問題作為切入點,重啟貿易談判。北京正考慮派遣公安部長王小洪,針對芬太尼原料問題,前往美國協商,或者安排雙方在第三國會晤,藉此雙方都能有臺階下。

在芬太尼問題解決了之後,下一個關鍵議題是,由誰來負責談,中國傾向由中國外長王毅進行外交會談,但白宮認為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與習近平的關係比與王毅的關係更密切,一直希望經由蔡奇展開對話。

不過這是在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兼任國安顧問前發生的,而王毅目前是中央外事辦主任兼外交部長,很可能美方升任魯比歐,是考慮對中國交涉著眼,現在兩人地位相當,可以作為窗口。

關稅戰打下去,不僅中國經濟受不了,美國社會又何嘗能夠承受,現在雙方在議題與人事上,各讓一步,應該是好的開始。

川普 貿易戰 關稅

上一則

仇恨撕裂台灣 何忍再添柴火

下一則

「脫中入北」與經濟現實脫節…台灣應找到定位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