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加「中國台灣」是缺乏信心的表現
端午節剛過,台海兩岸都有龍舟賽,大陸邀請台灣隊伍參加,兩岸友善交流是好事。但6月初第20屆上海蘇州河城市龍舟邀請賽,台北市龍舟協會組隊參加,卻傳出主辦單位在台北隊後面舉出「中國台灣」牌子,消息傳回台灣,民眾質疑台北組隊參加的善意被大陸吃豆腐、刻意矮化,輿論譁然。台北市長蔣萬安回應,兩岸交流應秉持對等、尊嚴、善意、互惠原則,他未指責主辦單位,卻讓民眾警惕和大陸交流須更謹慎,避免被無謂的政治小動作矮化侮辱。
參照近年大陸對所有台灣有關的稱呼,幾乎都強加「中國台灣」,例如台積電被稱為「中國台灣台積電」,電影、電視劇或歌唱界的台灣籍藝人都被強加「中國台灣」來註明身分;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台灣出生,也被描述成「中國台灣」出生,日前逼在大陸發展的49位台灣藝人「愛國表態」,類似案例不勝枚舉。但國際間或台灣2350萬人自我認同,多少人接受「中國台灣」稱謂?坦言之,不過是中共一廂情願,缺乏自信的阿Q心態表現,只會讓台灣民心更疏離、厭惡反感。
我們向來主張兩岸和平、對等,友善互待和交流,讓兩岸歧異未來能和平解決。這也是1990年代台灣開放兩岸探親,辜振甫、汪道涵等老一輩開啟兩岸交流,繼而開放三通近30年來,兩岸共有的目標。大陸表面對台友善,在國際上卻持續打壓台灣,包括民間性質的國際青少年電玩、歌唱或其他賽事,如不能沿用奧運「中華台北」模式,中共就全力打壓,禁止賽場或參與者帶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觀眾席也禁,更甭談台灣想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年年被中共阻擾而難如願。
「中國台灣」為什麼讓人反感?名義上,中華民國也是中國,讓「中國台灣」有可爭辯空間,但國際間或大陸、台灣都認定,中國如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大陸的專屬簡稱,而中華民國統治地區侷限台灣,國際間早已認可「台灣」稱謂的內涵,雖不意味外交承認,與北京建交的183國也用不同形式承認「台灣是(傳統)中國的一部分」,但有多少國家實際做法或真心認定,在中國統治下、台灣是其管轄權可及的領土?多少人承認「中國台灣」的稱謂?
中華民國擁有主權、政府、軍隊、排他的統治權和對外關係,外交承認雖只有12國,無礙台灣具備所有國家所需的要素,台灣GDP排名全球第14、軍力排名全球第24,廣被國際承認;國際間用中國、台灣稱呼區隔兩岸,愈來愈多華人接受這樣稱呼,又論國家形象,多少台灣民眾會以中國為榮,願意台灣戴上這頂帽子?
全球有205個國家,110國給中華民國台灣護照免簽,而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目前僅有26國免簽、44國允許落地簽證、41國允許免簽過境,對兩岸護照有區別對待,正說明兩者的不同,台灣無法比照接受「中國香港」或「中國黑龍江」等稱呼,國際也不接受。
隨著美中科技戰爆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角色廣被推崇, NVIDIA黃仁勳、AMD蘇姿丰和Intel的CEO基辛格等人日前齊聚台灣Computex,很多大陸民眾質問,小小的台灣為何能誕生這麼多國際知名科技產業和企業名人?
中共對台積電用「中國台積電」稱呼,粉紅們厚顏說「台積電是中國的」,台灣的世界第一品牌還包括最大電子代工廠鴻海、最大筆電代工廠廣達、最大電競品牌華碩、最大手機晶片商聯發科、最大電源供應器廠台達電、最大手機鏡頭廠大立光、最大IC封測廠日月光、最大PCB電路板廠臻鼎、最大IC載板廠欣興、最大筆電電池模組廠新普......等,擁有20多家世界第一的產業。
世界第一、第二的自行車品牌是台灣捷安特和美利達,特斯拉75%供應商來自台灣,其電動車馬達是台灣富田電機製造,全球航運排名台灣長榮第七、陽明第九、萬海第十,難道大陸能堅稱他們是「中國台灣」,都是中國的?
這些作法加深台灣年輕一輩對中國反感,認為「大陸、台灣,你是你,我是我」,正是蔡英文、賴清德輕舟易渡、連續執政的助力。中共不懂台灣民心,名義上是反台獨,實際卻讓主張「九二共識」的泛藍,更流失台灣民眾支持,九二共識變成投降賣台的代名詞。中共想用「中國台灣」來安撫內部民族主義,對台灣卻只有反作用,得不償失。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