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中國「九天」大型無人機有玄機 比美軍設想的更進一步

2016年川蔡通上話 CNN分析為何賴清德低調賀川普當選

不為刀俎即為魚肉 國際政治的現實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最近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小組討論會中,談及多邊合作關係的時候,給了一個比喻,「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上桌,就會被列在菜單上」(If you are not at the tabl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you are going to be in the menu.) , 由於這個比喻容易令人聯想到「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因而引起熱議,指責美國奉行弱肉強食的冷戰思維。

布林肯其實是在回答有關主持人提問,美中緊張局勢正導致更大的分裂,「你們幾乎是在爭奪盟友:誰是我們的盟友呢?」,所以他首先說明了拜登政府的政策基調,就是一貫主張積極參與多邊關係,這是有別於之前川普政府的單邊主義,他指出,今天國際上任何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課題,都不能單憑美國一方就得到有效處理,所以美國必須加強自願結盟,組成自願夥伴網絡,然後,他帶出了「你不上桌,就會被列在菜單上」的比喻,這既是自嘲,也是警告。

中國媒體怒批,指出布林肯此言翻譯成中文就是「不為刀俎即為魚肉」,暴露了弱肉強食世界觀,是赤裸裸的零和博弈思維;但其實布林肯此言僅僅說出了當今國際體系的事實:雖然人類文明已經發展到今天,價值觀與人文主義成為國際體系的重要議題,但是在國際體系的核心處,還是無政府狀態,是以實力為王、赤裸裸的殘酷叢林主義。

作為美國政府的外交代表,布林肯的說話有幾層意思,值得細究,其一是,任何國家都要主動上桌,不可能維持中立,也沒有中立國這樣的事,如今芬蘭與瑞典加入北約,可以看出趨勢的確如此;而同時美國自己如果不出席國際多邊體系的餐桌,美國也必然會淪為他國的議題,變成菜單上的一道菜,所以他說,「因此對我們而言,多邊關係的重建非常重要,我們也一直這樣做」。

美國作為超級大國,要參與國際事務,大家當然連歡迎都來不及,也沒有人敢反對,但是最近以來,我們看到排除美國的國際組合開始出現,像是金磚組織,而全球南方也是以反美為主旨的結合,反映出新的國際現實。

其二是,上桌是需要被邀請,也需要其他人同意的,桌上共餐的是自願夥伴聯盟,大家的公敵就成為菜單中的菜;在慕尼黑,俄羅斯是大家攻擊的目標,所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就受邀參加,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就沒有被邀請參加,上不了餐桌,美國可以高舉正義的旗幟,與共餐夥伴們,討論給烏克蘭的援助。

其三是,餐桌可能會變,自願夥伴也可能會變;緊接著慕尼黑安全會議,就是G20的外長會議,慕尼黑會議的重點在烏克蘭戰爭,歐美一起討論如何共同應對俄羅斯的侵略,但是到了G20的主辦國巴西,重點卻成了以哈戰爭,尤其是以色列對加薩罔顧人道的攻擊,還有美國偏袒以色列,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停火決議案。到了里約,美國成了大家批評的靶子,布林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仍然出席了里約G20會議,因為他知道,美國若不出席,情況更糟,會變成菜單上的一道菜。

其四是,外交是講身段、論機鋒的,布林肯的這句話深入人心,要駁他,不能像中國媒體那樣板著臉訓人;在里約的G20外長會議,布林肯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都受邀參加,但互相迴避,更沒有打招呼,即使在合影時,也盡量避免視線相交,但是拉夫羅夫在公開發言時,卻來了句「希望美國同僚們別在餐桌上噎著」,明擺著是在揶揄布林肯。反觀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慕尼黑的發言,就沒有這麼機鋒,而是八股式的「多輸不是理性選擇,共贏才是人類未來」。

其五是,還有些國家,雖是坐餐桌上,但明著是矮了半截,由大哥們代表說話,看似平等,其實不平等,因為決定的是這些小國的利益,即使不滿意,也必須吞下委屈,現在的烏克蘭以及台灣,都有相似的處境,這是國際政治的現實,也是小國的悲哀。

國際政治是非道德的,暴力戰爭是被允許的手段,外交官說謊更是天經地義的,「不上桌,就會被列在菜單上」雖是粗暴的比喻,卻是現實的描述。

布林肯 烏克蘭 俄羅斯

上一則

一洲焦點/麥康諾辭共和黨參院領袖、趙安吉意外、秦剛未死

下一則

一洲焦點/告別山巔之城:麥康諾下台的意義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