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組「金屬聯盟」反制中國產能過剩
聽新聞
test
0:00 /0:00

歐洲聯盟(EU)主管貿易事務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在28日表示,歐盟與美國將攜手打造一個「金屬聯盟」(metals alliance),以減輕中國金屬產業補貼對全球市場帶來的影響。
根據路透報導,塞夫柯維奇表示,美國官員在歷經數小時的磋商後,意識到美國與歐盟的鋼鐵產業正面臨同樣的困境,因而同意以「歷史水準關稅配額」(tariff-rate quota,TRQ)取代川普政府沿用的50%關稅,並對歐盟鋼鋁設定零關稅或低關稅配額,雖然具體細節仍待敲定,但是此舉代表美歐貿易合作的重大改變。
塞夫柯維奇在記者會上表示,「這項協議清晰地展現雙方將在鋼鐵、鋁、銅及其衍生產品上聯合行動,建立稱之為『金屬聯盟』的機制,藉由以歷史水準為基礎的關稅配額和優惠待遇,共同為各自經濟建立一道防護圈。」
他並強調說,「我們清楚知道在鋼鐵和金屬問題上,我們並非彼此的威脅。」對歐洲冶煉業而言,解除美國高額關稅特別迫切,該產業近來因廢鋼大量流向美國煉廠而面臨原料短缺問題。廢鋼價格低於原生金屬,而且熔煉耗能較少。
這項可能的聯盟與配額制度反映了美歐合作對抗中國產能過剩的趨勢。在今年5月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長會議上,各國官員已同意應設法面對全球經濟中的「過度不平衡現象」,雖未明確點名中國,但矛頭所指不言而喻。塞夫柯維奇並提及,上周的「歐盟-中國」峰會未取得具體進展。
他直言說,「儘管我與同僚竭盡全力並與中方官員多次長談,但令人遺憾的是,積累在桌上的問題並未減少,反而愈來愈多。」他明確表示,「顯然,問題在於產能過剩,與我們認定的非法補貼密切相關。」
▼收聽一洲焦點播客版(Podcast):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