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遠古生命證據?探測器找到隕石樣本有殘留物

美國太空總署(NASA)指出,派遣到火星的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從火星「吉澤羅」(Jezero)隕石坑採集到富含碳基分子的石頭,這些碳分子有可能是遠古生物殘留的證據。
這兩顆石頭在好幾十億年前,隕石坑還是湖泊時就形成;生命可以存活於那種環境。
柏克萊加州大學地球與星球科學教授舒斯特(David Shuster)16日說,他敢打包票,這兩顆石頭是毅力號2021年2月抵達火星迄今,所採集到最重要的樣本;舒斯特是火星探測任務成員。
該任務的其他成員不敢確認這些碳分子就是火星微生物死後的殘留,只描述為「可能的生物跡象」。
毅力號任務的專案科學家、加州理工學院地質化學教授法禮(Kenneth Farley)說,雖然碳分子可以當作有機體看待,但也有可能是化學反應過程產生,與生命無涉。
法禮說,討論「可能的生物跡象」時,很重要的一點是進一步研究,先不要下結論。「目前我們不知道這項發現的意義。這種石頭正是我們要研究的石頭。」
他說,要確定其他星球有生物,證據力得非常扎實,毅力號攜帶的科學器材雖然先進,仍有其限制,無法提供十足說服人的證據,讓科學界足以宣稱「火星確曾有生物」。
地球上的科學家要收到這兩塊石頭的「實體」後,才能運用更精密的儀器探究碳分子「證據」的意義。NASA和歐洲太空總署正在合作後續的「取回樣本」任務,這需要另派機器人前往毅力號儲存樣本的據點。
機器人預定2028年從地球出發,飛到火星取回樣本,2033年返抵地球。
NASA派出的維京號探測器1976年登陸火星後,傳回的資料讓人觀察到這顆紅色星球目前寒冷乾燥、了無生氣;但近25年越來越多科學家認為火星曾經溫暖多水,「養得起」生物。
有一派科學家甚至認為火星人到現在仍存在,只是為了避開無盡止的太空輻射,躲到地下去了。
堅毅號的任務純粹是「考古」,尋找火星上是否有早已滅絕的生物遺跡,包括類似地球初現生命時期留下的化學作用殘跡。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