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一洲焦點/川普是否介入以伊、大法官幼年變性宣判

聯準會繼續維持利率不變

川普、馬斯克翻臉 紐時妙喻:核反應爐爐心熔毀

馬斯克(右)與川普鬧翻。(美聯社)
馬斯克(右)與川普鬧翻。(美聯社)

全球最有錢的馬斯克和全球最有權的美國總統川普,從肝膽相照變為肝膽俱裂。不僅暴露兩人的權力矛盾,也使馬斯克的政治影響力與個人生活爭議又被推上風口浪尖。紐約時報甚至用「核反應爐爐心熔毀」比喻兩人決裂的毀滅性。這可不是川普實境節目招牌台詞You're fired.(你被開除了),打發實習生那麼簡單。

共和黨金主 得罪不起

1971年6月28日出生於南非普勒托利亞的馬斯克,成長環境惡劣,在學校屢遭霸凌,被打到鼻骨受傷,需接受矯正手術。他與父親關係不睦,身心受創,但也塑造他堅韌、不服輸的性格,成為他日後追求極致目標的驅動力。

馬斯克是橫空出世的商業奇才,憑藉創辦SpaceX、特斯拉、收購推特(現為X)等企業,成為全球首富。川普威脅要解除聯邦政府與馬斯克旗下企業的契約。不過NASA與五角大廈的火箭長期委由SpaceX發射,可謂政府有求於馬斯克,多過他有求於政府。

經歷幾天公開互嗆,兩人似有緩和跡象。對沖基金大戶阿克曼呼籲兩人和解,馬斯克在X回應「你說得沒錯」,有意降溫。餘怒未消的川普則說,目前沒想過與馬斯克通話,但也祝馬斯克跟特斯拉一切安好。馬斯克在X平台有超過2.2億人追蹤,遠勝川普在真實社群的9860萬人,川普的企業規模也遠小於馬斯克。

川普傳記作者伍爾夫認為,川普並不擔心馬斯克的批評,甚至覺得衝突對他有利,因為能吸引媒體關注並強化他的政治形象。最緊張的應是共和黨籍國會議員,馬斯克在去年美國總統大選捐給川普2.5億美元,並承諾明年期中選舉拿1億美元幫共和黨打選戰,這可得罪不起。

馬斯克的成功源於他對「第一性原理」(即從頭開始)的堅持,質疑一切傳統規則,並以工程師思維解決問題。他曾說,「唯一不可改變的是物理定律」。這種思維讓他在SpaceX實現可回收火箭,以及特斯拉推動電動車革命中屢創奇蹟。

政府非企業 改革失敗

馬斯克用這種思維對聯邦政府進行整改,動輒砍掉重練,但政府不是企業,公務員也不是工程師。他原定削減聯邦預算2兆美元,後來只達成1,750億美元,還是膨風後的數字。川普提出「又大又美法案」,不僅馬斯克,聯準會主席鮑爾、摩根大通CEO戴蒙、華爾街「股神」巴菲特都期期以為不可,但只有馬斯克高調反對。

紐時日前報導稱,馬斯克去年大選期間每天吸食K他命,並偶爾吸食迷幻藥與迷幻蘑菇,引發外界對其健康與決策能力的擔憂。這些報導不僅令其親信擔憂,也使投資人質疑其領導能力,尤其在特斯拉股價自川普第二任以來已下跌47%。

馬斯克私生活也成焦點。他四處「播種」,已知子女達14人。他曾公開說,增加生育率是應對人口危機的使命,不僅是選舉金主,也身體力行當「精主」。

馬斯克從海湖莊園到白宮的long stay註定無法stay long,他跟川普本就是互相利用。馬斯克在白宮行走固然礙眼,但可就近看管,任由他在外面當自走砲,川普接下來不會太好過,馬斯克也不願輕易放棄跟政府做生意。既然無法瀟灑走一回,至少需雙方都能保住顏面的下台階。

馬斯克 川普 特斯拉

上一則

美挺無人機產業簽三命令 總統決心強化相關防禦能力

下一則

川馬鬧翻 NASA、國防部急尋SpaceX替代方案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