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花數十億納稅人錢「翻修球場」經濟效益受質疑
受到各大城市爭相追逐球隊、害怕球隊出走的壓力,全美掀起新一波體育場館建設潮。嶄新球場為球隊提供新的收入機會,包括豪華套房、餐飲、購物等項目。經濟學者說納稅人恐得花數十億元參與這波銀彈大戰,但懷疑新體育場館是否真能促進地方經濟。
美聯社報導,今年已有約十幾支美國職棒大聯盟(MLB)、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球隊有意新建或翻修球館。MLB堪薩斯市皇家隊8月公布耗資10億元新球場的兩個方案,整體開發項目規模達20億元;坦帕灣光芒隊9月也宣布13億元新球場計畫。NFL傑克遜維爾美洲虎、水牛城比爾隊、田納西泰坦隊亦宣布計畫或開始建造數十億元、配備豪華設施的新足球場。
但許多項目其實都由公帑支付,例如納許維爾市議會批准的7億6000萬元地方債券、5億元州債券,用於支付泰坦隊21億元的新體育場費用;奧克拉荷馬市本月12日批准徵收1美分銷售稅,用於支付至少9億元的NBA雷霆隊新籃球館。
但有經濟學者認為,為體育場館提供公共資金並不值得,因為運動比賽通常是將消費者可自由支配支出從其他形式的娛樂活動轉移過來,而非創造新的收入。亞利桑納州立大學(ASU)全球體育研究所(Global Sport Institute)去年一項調查發現,雖有60%受訪者認為職業運動隊伍是當地社區必要的文化組成,然而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認為資金應由州和地方政府提供。
雷克森林學院(Lake Forest College)退休經濟學教授巴德(Rob Baade)指出這些場館沒有過時,觀賽也不會有倒塌的危險,各球隊想建新體育場只是因為這樣符合它們的經濟利益,「新的球館商業模式是一種超越球館圍牆的模式。」
如NFL巴爾的摩烏鴉隊本月宣布由公帑資助4億3000萬元翻修球場時,球隊負責場館營運的資深副總塔馬約(Rich Tamayo)便說「本館已經被許多人認為是頂級的…但我們必須保持領先地位和吸引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