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古今

永懷于斌樞機(下)
一九六九年,我畢業後被分發到空軍第二供應處的補給組服役。有一天,處長鄭永達少將告訴我:「貴母校的校長于斌晉升成樞機主教了...

長江邊渡水涉險記(下)
那是長江漲水汛期的一個下午,在夏日夕陽的晚照下,瘦弱的少年晃蕩著雙腿,赤足行進在江邊河灘寬闊菜地間的土路上。不遠處洶湧奔...

《老照片說故事》一門三軍官
一九六三年夏天,三哥(後排左一)即將服完一年的陸軍少尉預備軍官役,而剛自大學畢業的四哥(後排右一)則開始服為期一年的空軍...

《老照片說故事》祖母的水菸筒
我祖母過世已將近半世紀,我也垂垂老矣,但每次看到這水菸筒,就想起少年時在祖母身邊的種種往事,令人懷念。 我祖母出生在日據時期的台灣南部,她家生活窮苦,也無力送她上學;她是個文盲,從小就被賣到富貴

長江邊渡水涉險記(上)
我在四川長江邊長大,每當夏季聽到媒體報導長江洪水氾濫,總會不由得想起,那一年夏天在故鄉江邊,幾乎命喪洪水的一次生死經歷。 我的故鄉瀘州,在沱江與長江交匯處,城區三面環水,地勢平坦狀如木筏;沿江十

永懷于斌樞機(上)
「我雖年紀小,志氣比山高」這是上世紀五○年代的兒歌。隨著歲月增長,志氣被一關關的聯考給磨掉了,對未來的憧憬也被面臨的種種問題給困住。 我高中時是建中學生,但大專聯考沒有考上第一志願,自己感到羞慚,無

少奇車站與嘎斯-67(下)
一九六六年初,我剛剛提升為二級工後不久,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一部分人忙著造反,書記廠長受到衝擊,大字報滿天飛,生產管理失...

《老照片說故事》大師的鼓勵
這封信已經被保存二十五年了,是散文大師王鼎鈞寫給好友張紹載、陳敏華夫婦的信。陳敏華是著名詩人,中英文詩都寫,主持台視文藝節目多年,先生是畫家及建築師,是鼎公交往多年的好友。 這封信之所以在我手邊,是

坐火車的事兒(下)
那次沒走到月台,最後跨過了幾條鐵道,從一扇大鐵門出來,眼前是火車站廣場一側。我趕忙放下擔子,深吐出一口氣,「呸」一下,把...

少奇車站與嘎斯-67(上)
一九六五年初,做為汽車修理鉗工學徒的我已經出師了。定為一級機修鉗工,雖然月工資已經是三十七元,但是還不能自己接活。車間主...

《老照片說故事》二訪巴黎聖母院
早前「上下古今」版刊登拙作「一九七六年紐約登樓」中,提到當年我在日後被恐怖分子駕機撞毀的世貿雙子塔南樓留影。另有一座名氣響徹國際的建築,當年我造訪時,也無法想像它後來在眾目睽睽下,淪為煉火地獄的恐怖景

買牛、看牛和趕牛
我們的村子雖小,但當年全盛時期,卻養了二十四頭牛。在手扶拖拉機出現之前,牠們是耕種的主力。 村中買牛的大事,都由經驗豐富的永沛大伯經手操辦,他不但眼光獨到,更能因地制宜,結合本村的耕地多為「深水

《老照片說故事》竹中音樂憶往
四十餘年前,我人生中的第一場聯考,幸運地考入台灣新竹中學,是當時桃竹苗地區聯招的第一志願。新竹中學,簡稱竹中,校風自由開放,重視全能均衡的人本教育,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其中,美育的陶冶表現在

《老照片說故事》臨行密密縫
母親出嫁前,外婆託親戚從南洋帶回當時稀有的羊毛線,做為母親的嫁妝。未料母親婚後不久,父親奉命隨政府播遷到台灣,外婆的不捨可想而知,於是親手為即將遠行的母親密密地織著毛衣,好讓母親隨身攜帶到台。

一通電話相隔四○年(下)
「鈴~!鈴~!鈴~!」撐到晚上十一時多,每個人都累了,都頭腦昏沉,清脆的電話鈴聲忽然響起! 「開封台,我是河南開封台!電話要接哪裡?」沙沙沙…雜音很大,只勉強能聽到。 「是,我在美國加州,要接

那章村一二○天(下)
儘管文化大革命在全國鬧得轟轟烈烈,但在那章村仍是一片平靜。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不到批鬥會,也看不到紅衛兵抄家。阿姨...

《老照片說故事》伯母返鄉
一九八九年五月,定居台北的伯母搭乘飛機到上海與父母親相聚兩周。三位老人家朝夕相處,寸步不離,白晝三人圍桌而坐,一日三餐外...

那章村一二○天(上)
一九六七年,中國大陸正處於文革時期,廣州市內所有學校都停課,兩派爭吵上升到武鬥,學校混亂。當時我十二歲,弟弟九歲,出於安...

《老照片說故事》滑翔隊
一九五○年暑假,台灣天氣熱,家裡地方小,看到報上廣告,有台灣省滑翔分會暑假訓練班招生,不禁吸引著我,就去了報名;簡單的體格檢查,通過了,就在台北工業專科學校接受訓練。訓練班會長游彌堅,隊長顧柏岩,實際

貧乏歲月話吃穿(下)
一九七八年,文革剛結束兩年,國家在悄悄發生變化。母親從下鄉知青那裡聽說,城裡人吃的都是石灰水泡過的雞蛋,不新鮮,不好吃。...

特殊公民
中國公民原本分為兩類,即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一九五○年代,國家規定糧、棉、油屬於一類物資,因一時短缺,供需不平衡,實行限...

貧乏歲月話吃穿(上)
一九七○年代,在中國是糧油票證供應時代。拿油票來說,國家每月供應每人二兩食用油(一百克),即使如此之少,母親經常把快到期...

《老照片說故事》不易分離的一群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一九四八年,這年在台灣省立台南第二中學高中部畢業的學生是第一屆,而我是於一九五四年的第七屆畢業生。 在日據時代,台南二中是日本子弟唸的學校,接收以後,學生泰

《老照片說故事》父親的一只紀念表
在深綠的眼鏡盒中,看到父親遺留的老花眼鏡和一只寶藍色鱷魚皮帶的表,除了時間停在七時五十分,其他保存非常完好。

三姊曾是赤腳醫生(下)
世有善人救死扶傷,道遇惡者圖謀不良。一日晚上,三姊為一村民看完病回去的路上,遇見一個男人從大樹後突然竄出來,攔住三姊的去路。三姊嚇了一跳,問:「你是誰?想幹什麼?」那人沒答話,走上前來,欲抓三姊的衣服

半生口琴緣(下)
那時的口琴還有木製的口吹琴格,最新出品的塑料琴格的要貴幾角錢。母親選了把塑料琴格的,我記得是上海國光牌,單價三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