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沙塵致空汙爆燈 健康風險「嚴重」級別 料16日漸緩解
聽新聞
test
0:00 /0:00

由於北方沙塵天氣南下影響,近兩天起香港空氣質素持續欠佳。綜合香港媒體報導,香港多區14日午錄得包括可吸入懸染粒子(PM10)空氣汙染物飆升,14日傍晚6時,環保署全港18個空氣監測站中,14個錄得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達「10+」,健康風險屬最高的「嚴重」級別。天文台預料香港15日能見度仍較低,16日轉吹偏東風,屆時沙塵天氣會逐漸緩解。
據報導,維港海面14日一片灰濛,上午11時,天文台總部的能見度只有5公里,港內能見度介乎約6至9公里。天文台科學主任林沁宜稱,內蒙古有沙塵暴,沙塵隨東北季候風南下,12日抵達廣東沿岸,沙塵濃度在南下過程逐漸稀釋,但受乾燥大陸氣流影響,預料今日香港風勢仍微弱,能見度仍較低。
報導稱,14日早各區PM10及直接影響人體健康的微細懸浮粒子(PM2.5)濃度一度稍降,至下午起回升,其他空氣汙染物如二氧化氮及臭氧亦呈上升趨勢,14日傍晚達至高峰,除元朗、荃灣、南區及塔門4區監測站,環保署其他地區11個一般監測站和3個路邊監測站皆錄得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達「10+」,空氣質素健康風險級別達「嚴重」的最高級別。
報導引述「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稱,14日沙塵氣流除令空氣中懸浮粒子大增,臭氧和二氧化氮濃度亦異常地高,以塔門為例,由於沒有人車,能反映區域汙染程度,該監測站13日晚至14日早的臭氧濃度在每立方米100微克以下,但中午過後上升,截至14日晚8時為164.7微克,相信臭氧亦隨沙塵氣流抵港。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