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裔青少年精神健康危機 待關注

本報訊

東北醫療中心日前投書媒體, 呼籲關注亞太裔青少年精神健康危機。全文如下: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危機已愈加嚴重。削減加州政府和舊金山市政府提供的資金只會加劇危機。

當今社會的青少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飆升的房租和生活成本、不斷升級的氣候危機以及影响全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緊急情況。 甚至在疫情之前,美國青少年的憂鬱和焦慮患病率已然持續上升。

在加州,近 30 萬青少年正在與嚴重憂鬱症作鬥爭,但其中只有三分之一得到了必要的支持和治療。 對於邊緣化社群而言情況更不樂觀。研究表明,種族和族裔少數群體接受心理健康護理的可能性較小。 在舊金山,近 40% 的人口被認定為 AAPI(亞裔和太平洋島裔美國人/亞太裔美國人),但 AAPI 社群內仍然存在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誤解和恐懼。

亞太裔青少年需要面對多方面的鬥爭。 他們不但要應對相對困難的成長過程(比如應付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和管理人際關係),還要應對在多文化語言的家庭中成長的複雜性。在這些家庭中,語言障礙可能會阻礙他們與父母的溝通,更別說是討論參加高中舞會了。

新移民的青少年面臨著更多的障礙:在適應美國生活的同時還要應對語言障礙,往往導致他們退學或拒絕社交。 此外,美國錯綜複雜的醫療保健系統通常導致他們難以與醫護人員溝通。

社區機構及非牟利機構是這些青少年及其家庭的重要資源,旨在為他們提供符合文化需求的服務。 然而,資金削減加上預算短缺以及加州1號提案等政策變化將危及這些機構的關鍵工作。

面對低薪、工作倦怠和嚴峻的工作條件,社區機構及非牟利機構的員工已經力不從心。在亞太裔社區中存在的有關心理健康的污名通常阻礙他們尋求幫助。為亞太裔服務的機構需要在不同語言文化背景中運作的同時應對與心理健康相關的多個問題,包括與移民和僑民相關的創傷、輕視心理健康的文化態度、文化水平的差距以及社群對心理健康問題普遍缺乏的認知。

為了彌合差距,這些社區機構及非牟利機構提供雙語社工和輔導員,為青少年制定治療計畫,並為家長提供輔導,幫助他們應對文化挑戰和對心理健康的误解和恐惧。 他們還實施了解決種族和社會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健康問題的創新計畫、解決反亞裔仇恨和賭博成癮等獨特問題的教育計畫,以及以文化身份和歷史為中心的領導力講座。這些計畫取得了顯著的成功,過去的參與者(長大/畢業后)通常會成為這些機構的工作人員,並在他們的社區中傳遞

他們在服務中得到的正面口碑。然而,資源日益匱乏威脅著這些社區機構及非牟利機構的服務/計劃。隨著州政府和市政府預算短缺的臨近以及1號提案的通過,創新計劃將可能會大量減少,對青少年(特別是缺少資源的少數族裔和 LGBTQ 群體)提供的重要服務將面臨危機。舊金山兒童青少年和家庭服務局 (DCYF)的資金從2022-23年的1.65億元年度削減到未來五年的每年9200萬元,嚴重削弱了非牟利機構繼續為青少年提供必不可少的服務的能力。」

心理健康 加州 舊金山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