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植樹季 華埠50株樹苗估5年成蔭

記者許君達/紐約報導

隨著冬季到來,2023年的最佳植樹季告結。長期致力於在曼哈頓華埠增加綠色植物覆蓋的紐約東華協會近日宣布,2023年全年,社區與市公園局合作,共在華埠及周邊區域增加了超過50株新樹,預計五年之內即可成蔭。

據統計,今年在華埠核心區新增樹木最集中的位置是包厘街(Bowery)南段孔子大廈附近,街心與街邊共有17株槐樹被種下。此外,包厘街位於堅尼路(Canal St.)以北的路段有兩株新增樹木,東百老匯(East Broadway)和地威臣街(Division St.)分別新增了兩株和一株樹木。其他周邊區域新增的樹木主要位於市場街(Market St.)南段靠近東河岸邊處以及下城的水街(Water St.)附近。

東華協會主席于金山表示,曼哈頓下城地區樹木稀缺,對於環境美化、夏季降溫、噪音汙染吸收等造成不利影響,嚴重妨礙了本地生活品質的提升。他強調,官方強推不得人心的曼哈頓堵車費計畫,一個主要的理由就是環境考量,而「只要多種樹,不需要堵車費就能實現空氣的改善。」

市公園局植樹部主任史特勞斯(Nave Strauss)介紹,華埠地區植樹的難度較大,除了街道狹窄以外,地下基礎設施也多且複雜,缺乏足夠的土壤,因此只能在有條件的地方新增樹木,難以做到全部的綠色覆蓋。而選在華埠主要栽種的槐樹則具有成長快、樹冠寬、耐旱且容易養護的特點,預計新樹苗五年之內即可長成大樹。

從明年開始,公園局還計畫在華埠堅尼路和亞倫街(Allen St.)繼續植樹。于金山表示,植樹不難養護難,希望附近的商戶和居民協助愛護樹苗。

華埠 曼哈頓 堵車費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