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青少年約會暴力 專家籲父母主動討論

記者葛歆睿 / 聖荷西報導

2月是青少年約會暴力預防月,少數族裔媒體服務(Ethnic Meida Serivces)舉行線上記者會,邀請青少年和專家共同討論發現危險訊號和提前預防重要性。專家建議父母應主動與子女討論約會與親密關係,並呼籲立法者提高重視程度。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最近發布研究指出,每12名青少年中就有一人經歷過身體或性約會暴力,這個比例在少女和LGBTQ群體中更高。 暴力不僅限於身體,還可以是心理、情感和操縱虐待形式。年輕的受害者往往沒有意識到他們處於有害、虐待的關係。

17歲少女坎波斯(Ana Campos)曾深陷一段「有毒」的關係中,如今回想起來她稱自己「被虛假的愛蒙蔽了雙眼」,忽略了危險的信號「他會在未經我允許的情況下不斷檢查我的手機,只是為最小的事情生氣。」但當時她把這些行為合理化,認為是對方在乎、喜歡她的表現,直到姊姊告訴她,「這是不正常的,這不健康。」她才意識到危險,「這些會導致更大的事情」,並結束那段關係。坎波斯希望透過分享經歷,鼓勵其他青少年尋求幫助並獲得相關資源。

然而在一些文化中,將青少年約會視為「早戀」,是一種羞恥、禁忌,導致青少年瞞著父母約會。即使遭到虐待,也不會和人談論或求助。關注青少年約會暴力議題的印度裔高中生夏爾馬(Armaan Sharma)表示,儘管在美國的印度父母通常對「早戀」態度更開放,但仍很少與子女進行關於約會和親密關係對話。

他指出,父母是青少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如果父母不主動討論、不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青少年將不得不求助於其他可能有誤導性的來源,並再也不願意與父母討論這些話題,「青少年將繼續遭受痛苦,約會暴力繼續循環。」

洛杉磯市民權和人權委員會積極結果中心(Positive Results Center, Civil and Human Rights Commission)執行總監劉易斯(Kandee Lewis)也表示「對話應從家庭開始」,她建議家長應該和孩子談論什麼是健康的關係,什麼是可以接受的行為,什麼是不可接受的行為。

如果自身處於不健康的關係中,也請誠實地告訴孩子。劉易斯指出社交媒體上展現了很多不健康的關係,「他們認為暴露你的身體,甚至與人分享你的身體,而不是與一個人發生關係是非常可愛的。音樂行業告訴你,被傳閱是可以的。這也是許多虐待開始的地方。」

關注青少年約會暴力議題的印度裔高中生夏爾馬(Armaan Sharma)指出,如果父母不主動討論這些,或者不為討論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青少年將不得不求助於其他可能具有誤導性的來源。(記者葛歆睿 / 截圖)
17歲少女坎波斯(Ana Campos)曾深陷一段「有毒」的關係中,如今回想起來她稱自己「被虛假的愛蒙蔽了雙眼」,忽略了危險的信號。(記者葛歆睿 / 截圖)
洛杉磯市民權和人權委員會積極結果中心(Positive Results Center, Civil and Human Rights Commission)執行總監劉易斯(Kandee Lewis)建議家長應該和孩子談論什麼是健康的關係。記者葛歆睿 / 截圖)
加州消除家庭暴力合作伙伴(Communications Director, California Partnership to End Domestic Violence)傳播總監田橋梅根(Megan Tanahashi)認為在親密關係中初級預防是打破暴力循環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記者葛歆睿 / 截圖)

加州消除家庭暴力合作伙伴(Communications Director, California Partnership to End Domestic Violence)傳播總監田橋梅根(Megan Tanahashi)認為,在親密關係中初級預防是打破暴力循環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點對點的預防工作可幫助青少年成功駕馭一段關係,避免暴力在他們生活發生。」她指出,年輕人心理健康問題率創歷史新高,新研究表明,年輕女性尤其容易遭受暴力,尤其是在性環境中。這是立法者要聽到的重要訊息,因為光靠民間力量不夠,所以她的聯盟一直努力地為一些計畫爭取國家資助。

印度 加州 洛杉磯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