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逃離過去的悲劇

愛德華汪(3月&4月徵文:迷上推理)

《砂之器》是日本作家松本清張(1909-1992)的推理小說,日文原名為《砂の器》。松本清張是著名的推理小說家,在世界文壇與柯南.道爾(Conan Doyle)、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被譽為「世界推理小說三巨匠」

《砂之器》曾多次被改編為影視作品。我看的電影是1977年版的電影。這是一部集推理、倫理、哲理於一體的佳作,這也是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它跳出了僅僅偵破一個奇幻、吊詭案件的窠臼。而是給人以倫理與人生的思考。

電影以警方調查一樁謀殺案開始,這與其他同類作品似乎沒有區別。迷霧重重,意外疊出。隨著警方的調查鎖定了死者曾經救過的麻瘋病患者及他的兒子,由此劇情進入推理與倫理並行的層次。作者巧妙地將社會倫理問題融入案情之中,觀眾在關注案情的同時,也開始牽掛劇中人物的歸宿。結尾時給人以哲理的感悟。我被作者的思想高度所折服。

和賀英良並非劇中男一號,但是這部作品無疑是在講述他的一生。他在童年時,父親染上了可怕的傳染病——麻瘋病。為此,母親拋棄了他們父子,他們也被村裡人趕出了故鄉。父親帶著幼小的他背井離鄉四處流浪,受盡了歧視,三年後輾轉來到了島根縣龜嵩。當地巡查三木謙一收留了他們,並將他的父親安排住進麻瘋病療養所。但是秀夫(和賀英良)受不了小夥伴的歧視逃離了龜嵩。後被和賀家收養,改名和賀英良,到城市讀書,並展露出音樂天賦,徹底洗白了自己的出身,和過去卑微的出身徹底割斷。

電影的序幕是一個小孩在海邊用砂子捏製著器皿,捏成的器皿被海浪一沖便轉瞬化為烏有。這正預示著和賀英良的一生,雖有極高的天賦,但是遇到風浪很快毀於一旦。這樣的悲劇不僅發生在和賀英良身上,許多出身卑微有某方面天賦的人,經過努力獲得了社會的承認,取得了一定的身分。他們曾經的苦難卻沒有轉化為愛心回報社會,而是促成了其性格的冷血。

麻瘋病曾是歷史上最受歧視的疾病,正是人們對這種病的歧視,成了和賀英良冷血的一個重要因素,也促使他只能將父親埋藏在心裡,將父子情感融入音樂中。當他漂白了身分,事業正在騰飛之時,他不想讓任何人知道他曾經的過去。但知道他身世的人卻突然出現了,因此殺人動機油然而生。

人都是不完美的,要包容自己曾經不完美的人生,也要包容別人的不完美。對特殊疾病的人群更應予以同情與包容。讓有天賦的人更有愛心,或許這也是作者松本清張創作該作品的初衷。(寄自加州)

電影 歧視 小說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