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食療 緩解乳癌藥物疼痛副作用

周宗禎

乳癌目前普遍使用第一線藥物「復乳納」,統計多達3分之1可能因難耐骨痠痛等不適、無法完成常規療程。台灣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奕任解說中西醫合療指出,研究顯示骨頭嚴重痠痛每周兩次重訓、150分鐘適度有氧運動,就可下降20%疼痛,再搭配中西抗發炎藥物、針灸可有效降低副作用。而相關中藥方、針灸對非治療癌症副作用的痠痛、身體不適或者憂鬱也都能改善。

陳奕任表示,癌症治療如何完整走完療程至關重要,他認為目前乳癌治療西醫藥已有長年研究、高療效,但很多病人因治療副作用、就是無法走完療程,尤其很多人因為情緒大受影響,如何紓解情緒、減輕身心壓力非常重要。

乳癌治療副作用常讓患者中斷治療,中醫藥針灸有效緩解。(記者周宗禎/攝影)

乳癌治療副作用常讓患者中斷治療,中醫藥針灸有效緩解。(記者周宗禎/攝影)

他說,目前研究顯示積極培養興趣及保持運動,搭配針灸及中藥,中醫依據患者體質、提供適合的食療建議,可以緩解癌症治療期間不適並幫助改善生活品質。如果特定藥物副作用一直不見改善,就應考慮換其他藥物。

陳奕任舉最近案例指出,30歲乳癌一期開刀放療患者持續服用復乳納。近半年因舌頭燙感及手指關節、膝蓋持續痠痛、手指時常有緊繃感,潮熱、肩膀痠痛也常影響睡眠。多方嘗試狀況仍然沒緩解,尋求中醫協助。

乳癌治療副作用常讓患者中斷治療,中醫藥針灸有效緩解。(記者周宗禎/攝影)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奕任表示,乳癌治療副作用常讓患者中斷治療,中醫藥針灸有效緩解。(記者周宗禎/攝影)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奕任表示,乳癌治療副作用常讓患者中斷治療,中醫藥針灸有效緩解。(記者周宗禎/攝影)

他診察病患體質屬「熱盛傷津夾濕」,治療給予甘露飲合小柴胡湯、白朮、枳實、梔子、黃柏等藥。針灸峽谷、太衝、三陰交、合谷、肩頸、百會、前頂、神庭、耳神門、曲池等穴道,並衛教飲食可食用秋葵、納豆、蓮子、小米粥、小麥、麥茶及玫瑰等,能減低身體燥熱,少食用烤炸辣食物。調理後兩周症狀即減輕、精神較好開始健身房運動訓練。

癌症 小米 關節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