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時間調快調慢不利生理時鐘 中風、心臟病風險增

記者張聲肇/即時報導

12日起實施日光節約時間,時鐘又要撥快一小時。但研究也發現,時鐘撥快一小時會提高心臟病、中風和情緒失控的風險。另外,民眾摸黑開車出門,通勤時出問題的機率大增,專家建議提早檢查車況,包括頭燈和胎壓,以降低風險。

雖然有人喜歡傍晚長久些,放學下班後活動時間較多,可是研究發現,早晨亮些、傍晚暗些,更有利健康,因為晨亮昏暗更符合人體的生理節奏。

密西根韋恩州立大學醫學院醫學教授、美國睡眠醫學院董事饒禮(James A. Rowley)說,早上陽光充分,有利我們調整生理時鐘,「調整」出晚上正常入眠時間。

「聽起來不是直覺的作息觀,但事實就是如此,早上我們需要光亮,幫我們晚上容易入眠,相反地,傍晚陽光仍太亮的話,夜晚就不容易入眠。」

饒禮說,長期以觀,日光節約時間和心臟病、糖尿病都有關係,部分原因就是睡眠時程受到打擾。「此外,日光節約期間,我們也沒有很準確地追蹤太陽,提示常常差了一小時,這會(對健康)造成長期效應。」

交通安全方面,剛調整時間的頭幾天,事故傷亡人數較多,尤其在西部同一時區的地點。美國汽車協會(AAA)發言人格若斯(Andrew Gross)說,這跟駕駛人還在懵懂狀態就開車出門也有關係。

AAA所謂的懵懂狀態是指「正要入眠前」的精神狀態,和勞累或疲倦不同,格若斯說,因日光節約期間少睡一個鐘頭,就足以讓人感覺沒睡飽、精神懵懂。「睡不到5小時就懵懂上路的駕駛人,撞車的風險跟酒駕一樣,精神懵懂開車,就是這麼嚴重。」

美國12日起實施日光節約時間,將時鐘撥快一小時。(Getty Images)

饒禮建議,日光節約實施前幾天,提早20-30分鐘睡覺,習慣陽光對生理時鐘的影響。長期而言,還是要廢除不合天然生理時鐘的「撥快撥慢」制,恢復「標準時間」制。

醫學 心臟病 中風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