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戴上助聽器 不能再裝聾作啞

羅吉原

2023年某秋日下午,我們和一個助聽器中心約好去安裝助聽器(hearing aids)。這天專家把我們訂購的助聽器交給我們,並教我們日常如何穿戴、充電等使用方法。

從這天起,我們開始過和以前比起來很不一樣戴助聽器的日子。我們一回到家,把後門的拉門拉開進房的時候,就聽到拉門吱吱喳喳作響。這聲音屬高頻率,是細碎的聲音,以前都沒聽到,還甘之如飴,完全不知道它的存在。

★聽力測試 量身打造

一個月前,我們來這裡做聽力測驗,他們用儀器測量我們耳朵對不同音頻的靈敏度。根據測驗的結果,他們的電腦把資料輸入到個人的助聽器裡,如果客戶低音聽力佳,那低音就不放大;反之,如果高音聽力差,則高音就放大,矯正其聽力。如此,每位顧客都買到為他專門量身打造的助聽器。

專家也幫我們下載了助聽器的手機應用程式(App),並與助聽器連接,就可以經由手機,調整助聽器的音量,也可以看到助聽器電池續航力還剩多少。App裡還有幾個特殊的聲音效果,譬如聽音樂時,可以三選一:不加強、加強高音、加強低音等,可以調整的地方不少。

我年輕的時候,曾對音響器材甚為著迷,也愛看音響雜誌。記得有一次看到音響雜誌上的一幅漫畫很有意思,至今難忘。漫畫的場景是一對老夫婦坐在客廳裡,老先生是個音響迷。客廳裡擺著一套昂貴的音響器材,兩側有一對大音箱,每個音箱由上而下的排列,分別為高、中、低三個聲道的喇叭。可是高音喇叭處被拆空,露出一個黑洞。漫畫底下的標題寫著,老太太說:「親愛的,你不必因為自己聽不到,就把高音喇叭拆掉。」諷刺老先生多此一舉。所以我從年輕時就知道人老了,高音的聽覺是會退化的。

幾個月前,老婆開始抱怨她聽力退化,常常覺得別人講話聽不清楚,在兒子、媳婦家更是如此;我則很高興愈老愈能夠「耳根清淨」,因此沒有這方面的抱怨。有一次,老婆去老人中心做了一個簡單的聽力測試,發現高頻聽力有輕至中度受損(mild-moderate high-frequency hearing loss),專家介紹老婆去一個正式做聽力測試的專門機構檢查。

我和老婆一起去。我們發現聽力測試處是個賣助聽器的地方,他們提供顧客免費聽力測試。測試結果,老婆的聽力果然惡化,需要戴助聽器矯正。更驚人的是我的聽力,雖然自己完全不覺得有問題,結果比老婆的還差,也需要矯正。這家店賣的助聽器,是醫院級的高檔貨,雖然我們醫療保險可以資助數千元,他們還要再收取數千元的費用。

老婆有位前同事在另一家聽力中心買到助聽器,雖然也是數千元,卻在醫療保險範圍之內,等於免費。所以我們就轉到這裡,重新從聽力測試做起,一直努力到這天取貨。

達爾文的進化論裡提到「用進廢退」之說,器官若常用則會進化;反之則退化。老人一旦聽力退化,如不矯正,腦部神經受到的刺激減少,聽力退化會繼續。聽力矯正雖然無法逆轉聽力退化,但應可減緩之。不過進化論只是理論,必須有科學實驗才能知道助聽器是否能減緩聽力退化。

★聽覺退化 容易跌倒

最近,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找了1000位70歲到84歲的老人,連續追蹤三年,比較裝與不裝助聽器者的認知能力退化速度。發現有助聽器的老人,認知退化的速度要比沒有的要少50%。認知退化會導致老人失智。所以助聽器可以減少老人失智症的發生,應是可以確定的。

老人跌倒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也容易骨折。研究發現聽覺和老人跌倒的關聯很大,因為大腦內的聽覺神經和管人體平衡的神經是有關係的。一項研究發現40歲到69歲人聽力雖僅輕度(mild)退化而已,跌倒的概率卻可增高三倍。另一項11萬5000人的研究發現,剛被診斷出有聽力受損的人,三年之內,13%會因跌倒而受傷;一般同齡人則是7.5%,幾乎倍增。所以老人聽力退化不矯正,小心會跌倒。

助聽器和蘋果公司推出的藍牙無線耳機(AirPods)功能類似,但也不盡相同。無線耳機價錢大眾化,無法為每個客戶做聽力測驗並量身打造;不過無線耳機聽音樂效果好。助聽器則比較像醫學器材,機器小巧,戴在耳朵裡不易掉出來,也不易看出來。耳朵裡裝了助聽器,無線耳機就不能戴了,正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醫療保險有很多種,即使同一家保險也有不同等級,助聽器未必包含在內,要先問清楚。必要時可選不同種的醫療保險,或改變等級,才能享受助聽器的福利。

不久前某夜,我在廚房炒完一盤蔬菜後,就在隔壁的小餐廳用餐。吃飯時,老是覺得後面的廚房有聲音。我以為是廚房裡貓在玩牠的飲水器,可是馬上發現貓就在我的眼前。我循著聲音找去,是瓦斯爐上炒鍋的火,雖開到最小但是沒關掉,炒鍋裡的剩餘湯汁在火上沸騰吱吱作響。如果沒有助聽器,這個高頻率的小聲音是聽不到的。老人爐火忘了關是很可怕的毛病,沒想到助聽器還可以幫上忙。

我戴助聽器後,第一次回診那天的早上,一戴上它,就聽到有沙沙的雜音。我心想今天回診,正好給專家看看機器那裡出毛病。可是我走到隔壁的房間時,雜音就沒了。原來是貓的飲水器裡的水嚴重不足,因此飲水器裡的馬達抽水時發出雜音,水加滿就好了。沒有助聽器,光憑眼睛,是不容易看出水不夠。所以,我才發覺助聽器對日常生活真的很有幫助。

助聽器晚上放回充電盒。App打開,可以看到充電是否飽滿。(圖/作者提供)
用助聽器的App,可以調整聲音大小,也可以調整聲音品質。(圖/作者提供)

成語:「不聾不啞,不做家翁」,出自《資治通鑑》,用於婆媳之間,指長輩應該裝聾作啞,少管年輕人的事,才是媳婦理想的公婆。我兒子的岳父,聽說我們裝了助聽器,趁聖誕假日女兒回娘家時,告知女兒此成語,並警告她以後我們即使想要在她面前裝聾作啞,也不容易,畢竟21世紀的高科技助聽器不是宋朝人可以想像的。

醫療保險 App 老人中心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