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百科/2原因 銀行帳戶別存逾25萬

編譯廖振堯

銀行帳戶存款若能超過25萬元雖是不錯的里程碑,但以理財角度來看可能不是個好選擇。將如此大筆的錢集中在同一個機構除了可能存在風險、資產配置不夠多元化,也未善用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存款保險賠償。理財網站GOBankingRates便解釋為何在單一銀行帳戶的存款不應超過25萬元。

1.FDIC保險限額

銀行違約或倒閉時,FDIC為每個受保帳戶提供25萬元的保險,但了解細則後其實可以獲得超過25萬元。存款保險制度是針對每一家要保銀行、每一個存款人及每一種所有權類別(Ownership Category)分別保障,意味著存戶只要將錢分配在不同的帳戶所有權類別即可。

其中自然人類別包括單一帳戶(Single Accounts)、聯名帳戶(Joint Accounts)、可撤銷信託帳戶/不可撤銷信託帳戶(Revocable/Irrevocable Trust Accounts)、特定退休金帳戶(Certain Retirement Accounts)等。

舉例來說,若將30萬元全部存於一個單名帳戶中,則只有25萬元受保;但如果改為在單一帳戶、聯名帳戶、退休帳戶各存入10萬元,則全數30萬元皆可獲得保障。儘管銀行違約或倒閉的風險可能很低,但能盡量不讓財產暴露在風險中總是好事。

2.回報太低

傳統的支票帳戶(checking account)或儲蓄帳戶(saving account)利率實在不吸引人,FDIC數據顯示支票帳戶的全國平均利率僅0.07%、儲蓄帳戶的平均存款利率則是0.47%。如果儲蓄帳戶、支票帳戶各存20萬元,每年平均只有1080元利息、或0.27%的平均收益率。而其他所有權類別如退休帳戶提供更高潛在回報。

銀行帳戶存款若能超過25萬元雖是不錯的里程碑,但以理財角度來看可能不是個好選擇。將如此大筆的錢集中在同一個機構除了可能存在風險、資產配置不夠多元化,也未善用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存款保險賠償。(路透)

那麼究竟該如何分配存款呢?GOBankingRates指出,許多專家建議將三到六個月的收入存入儲蓄帳戶作為緊急基金,若是收入不穩定或自營工作者則應拉高到一年的收入,用來支付失業期間或意外巨額費用。支票帳戶則保留不超過一到兩個月的收入金額即可,畢竟利率實在太低。

保險 支票 儲蓄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