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研發電力膠囊系統 解決再生能源痛點

記者李榮/庫比蒂諾報導

Power8 Tech公司創辦人丁廉君,在發明家、律師戴志成等人的陪同下,於庫比蒂諾發表「電力膠囊系統」。他們介紹,系統可做為輔助的電網,解決過往再生能源的儲電問題。新研發的電力膠囊系統,發電效率和400米的水庫發電系統相同,可達到75%的水準,「有信心成為全球最好的儲能發電系統。Power8在矽谷起頭,引領全球再生能源發展布局帶來畫時代、革命性的影響,藉此推動能源結構綠色轉型,引領儲能創新發展。」

「當不穩定的綠電成為主流,電網的唯一選擇是儲能。」丁廉君表示,為了走向綠能環保、解決溫室效應、極端氣候的問題,全球128個國家宣示將達成「2050淨零」目標,淨零碳排不僅是環保議題,更攸關產業競爭力。但是,電能的儲存一直是必須面對的問題。因此,團隊結合美中台的工程師,打造出電力膠囊系統解決方案,透過將電能儲存的「削峰填谷」,有望能夠協助實現100%再生能源和淨零碳排,改變全球再生能源的發展。

他介紹,所謂的電力膠囊系統,可以說是「將一個大型水庫的發電系統濃縮儲存在膠囊之中」,可彈性有效地削峰填谷、弭平發電峰谷的落差,協助電網做電力調整。當儲能存電時,將電廠「低谷時的電能」、風力轉化的能源、以及太陽能產生的電,並用用利技術驅動水泵,將水壓入特殊設計的氣罐儲倉內,即完成儲能環節。

尖峰段需要用電時,系統再將氣罐內的壓力釋放,推擠氣水混合罐內的水能出倉,推動水輪機轉動,轉化成電能,進而完成釋能環節,類似一般水力發電的原理。同時回收水資源,循環使用,而且封閉系統。而也正是由於封閉系統,在轉動過程中,水資源耗損的極少,不會因蒸發而減小,也做到真正的節能高效。團隊預估,透過模組化進行系統擴大、規模化發展,若配合餘熱回收與太陽能、風力發電系統,可產生更高的發電效率,實現「100%的再生能源」、全天候的使用。

以一個100公尺乘以100公尺的一萬平方米基地計算,可以放置5000個膠囊、儲存10萬度的電(100MWh),也就是可提供1萬個家庭、約5萬人口的用電需求,相當於一個小城市的日用電量。

丁廉君表示,目前公司已經目前已取得相關專利,還有多項專利申請中。電力膠囊系統屬於大規模的設計案,需在大規模的社區與城市建造;膠囊系統可以設置在地底下,不會影響地表的空間使用與規畫。目前業務方面是在與開發商及政府洽談中。

丁廉君說,再生能源絕對是趨勢,而且零排放不僅是環保議題,更攸關產業競爭力。美國年用電超過3.5萬億度,台灣一年的用電量2700多億度,中國大陸一年用電超過7萬5000億度。台灣平均每人一年就用掉1.2萬多度的電,人均用電量高居全球前三,主因是佔比近60%的工業用電。各大企業已因國際供應鏈要求,積極宣示零排放目標,並實施綠電採購、製程改善等措施,意味著積極發展綠電與再生能源已是刻不容緩。

依照美國能源部2021年發布最新再生能源藍圖,計畫在2050年前將太陽能發電占比提升至45%,承諾2030年排碳量較2005年減少50%,2035年前實現發電淨零碳排,2050年實現「碳中和」。然而,再生能源雖對環境友善,但最麻煩就是「不穩定性」,例如受限於日照與風速等不可抗的自然環境。另外,再生能源在夜間離峰時缺電,尖峰電力也造成無形浪費,因此設法有效率的「削峰填谷」、弭平電力差距,就是解決再生能源痛點的最大關鍵。

丁廉君(右一)對「電力膠囊系統」的應用大為看好。(記者李榮/攝影)
丁廉君指出,透過電力膠囊系統,成本可能是電池的一半。(記者李榮/攝影)
「電力膠囊系統」作為輔助電網,搭配太陽能與風力等發電系統,確保「削峰填谷」。(記者李榮/攝影)

綠能 矽谷 供應鏈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