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安火箭 歐洲44年來的依靠

編譯陳曉慈/綜合報導

歐洲的主力火箭阿利安5型(Ariane 5)7月5日晚間自法屬圭亞那庫魯的太空中心升空,進行第117次也是最後一次任務,依計畫於升空約半小時後將1顆法國軍事通訊衛星和德國衛星送上地球同步軌道,結束27年服役。

名列全球最可靠火箭系統

法新社報導,阿利安5型初期曾出師不利升空失敗,之後卻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火箭系統之一,連美國太空總署2021年都放心把價值100億美元的韋伯太空望遠鏡交給它發射升空。

阿利安5型在這次任務中再次證明其性能,讓韋伯太空望遠鏡精確抵達預定位置,完全不須動用其攜帶的燃料修正軌道,讓這具望遠鏡使用年限加倍,從10年變成20年。

據統計,阿利安5型117次發射任務,成功率近96%。同樣執行過上百次任務的俄羅斯質子M火箭,成功率為90%。

這些年來,阿利安5型將230多顆衛星送上太空,其他知名任務包括2004年發射歐洲太空總署(ESA)羅塞塔號太空船,成為第一個登陸彗星的太空探測器。今年4月,ESA的木星冰衛星探測器也由阿利安5型成功發射。

助歐洲站穩通訊衛星市場

阿利安系列火箭的開發工作始於1973年,阿利安1型首枚火箭於1979年升空。阿利安5型1996年首次發射,卻以失敗收場,於發射40秒後因偏離軌道而自行引爆。

類似的失敗僅於2002年再發生過一次,此後阿利安5型便迎來一連串成功任務。2002年參與阿利安5型火箭工作的工程師吉利柏特表示,當年的爆炸是一次「創傷經歷」,給團隊留下深刻印象,但最初的顛簸也發揮正面影響,讓團隊不敢鬆懈。

阿利安5型最早在1980年代開始研發,1開始的目標是打算將名為「荷米斯」的載人太空梭送上太空。這項歐洲太空梭計畫後來因成本問題喊停,但阿利安5型研究成果並未放棄。

美國太空總署的韋伯太空望遠鏡。這具望遠鏡2021年由阿利安五型火箭送上太空。(美聯社)

阿利安5型能夠承載比上一代阿利安4型大得多的負載,問世初期使歐洲在火箭發射市場握有競爭優勢,也讓歐洲大陸在通訊衛星市場上站穩腳跟。歐洲太空總署(ESA)太空運輸負責人紐恩希旺德表示,以商業角度來說,阿利安5型是「歐洲太空活動的先鋒」。

韋伯太空望遠鏡 德國 俄羅斯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