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矢言摧毀哈瑪斯 史丹福學者分析「難以達成」原因

中央社/舊金山12日專電

以色列遭哈瑪斯突襲後矢言採取報復行動,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中東專家威納(Allen Weiner)今天表示,中東情勢複雜,根據過往衝突經驗,徹底剷除哈瑪斯戰略不易達成,很可能需要重新調整目標。

史丹福大學國際衝突與談判中心主任威納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以色列這番發言「說來容易做來難」。

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7日從加薩地區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突襲,殺害平民並擄走大批人質,釀成嚴重死傷,被比作911恐攻事件。以色列隨後回擊,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矢言徹底粉碎和摧毀哈瑪斯。

威納長期關注以巴衝突,指出中東情勢極為複雜,不同教派團體之間存在巨大分歧。從過去歷史來看,911事件後,美國出兵阿富汗長達20年最後撤軍,凸顯出贏得此類型複雜戰役的困難度。

2006年,以色列反擊黎巴嫩武裝組織真主黨,亦被捲入一場極為混亂血腥的衝突中。長期來看,以色列要實現這個戰略目標的可能性不高,軍事戰略家將發現,「需要重新確認目標來解決衝突」。

威納說,這場衝突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很可能是幾周、甚至是幾個月。真主黨日前對以色列發射火箭來聲援巴勒斯坦人,來自黎巴嫩境內的暴力升級後,以色列一旦被迫應付兩條戰線,情況又會變得更加複雜。

威納指出,「以巴衝突」與「以色列和哈瑪斯之間的衝突」,前者衝突已近百年,短期內不會解決;後者,預期最終會通過談判獲得解決。形式不會是雙方直接談判,而是由第三方出面調停;內容不會是和平協議,而是一個讓各方都能繼續往前走的安排,一如過去幾次雙方衝突的解決方式。

不少人認為,這次哈瑪斯手段過於殘暴將致使這場衝突較過去更難化解。威納說不妄下斷言,但如果以色列徹底摧毀哈瑪斯的意志堅決,派出地面部隊進行鎮壓對抗,根據過往案例,「入侵的一方取勝不易」。

以色列強力反擊下,加薩走廊死傷人數持續攀升已逾千人。儘管以色列目標並非平民,威納估計,極具破壞性的轟炸行動,將導致巴勒斯坦一方,尤其是平民死傷極為慘重。

國際回應方面,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已表達對以色列的堅定支持。威納表示,派出航空母艦赴地中海,主要是為了嚇阻區域衝突升高。儘管中國促成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復交,但中東情勢複雜,這次的衝突發生,中國呼籲克制外,顯然不打算扮演積極角色,更無能力投入軍事。

他預期,阿拉伯國家、波灣國家、埃及、約旦都不會介入前線,支持哈瑪斯的伊朗也不大會直接與以色列開戰。真主黨是少數可能升高衝突的風險,而真主黨擁有大量武器和一群訓練有素的戰士,戰鬥力十分強大。

社會影響方面,威納說,有非常多錯誤資訊在網路上流傳,就有人問他「哈瑪斯是否在墨西哥有訓練基地」。在他來看,這很可能是對哈瑪斯和墨西哥移民有敵意的右翼人士捏造出來的假消息,構成嚴重風險。

此外,自7日的衝突爆發後,「反猶太主義」勢力在各地竄出,包括美國社會和校園都陸續出現聲援巴勒斯坦的團體,這些團體抨擊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採取種族隔離,有的組織將哈瑪斯稱為烈士,成為社會衝突隱憂。

幾名巴勒斯坦人7日在一台被摧毀的以色列坦克上揮舞國旗。(美聯社)

威納表示,「反猶太暴力」存在於社會,包括美國、歐洲、加拿大等地,而且很容易被煽動觸發。他憂心,以色列境內有20%人口為阿拉伯裔以色列人,一旦爆發爭端引發內亂,便會正中哈瑪斯下懷。

以色列 哈瑪斯 巴勒斯坦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