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對台軍事演習 中學者:北京正釋出三大訊號

記者黃雅慧/上海即時報導

對於中國對台軍演下台海前景,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24日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行的「中美『雙贏』是否可能」對話指出,這次北京對台軍演釋出無信任、無耐心與為最壞狀況作軍事準備等三大訊號,並認為台海未來四年將更嚴峻,「我們應該擔心,並對此感到緊張。」

中國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李熹海軍大校日前表示,23日至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戰區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位台島周邊開展「聯合利劍-2024A」演習。該演習引起兩岸民眾關注。

吳心伯認為這次中國對台海軍演,北京釋出三個訊號:一是對賴清德沒有信任,賴清德520演說只是印證北京看法,他執政後並不會改變自己行為;二是沒有耐性,通常台灣地區新領導人上任,北京會給一段時間觀察,但這次是在3天之後便實施軍演,意味不想浪費時間,並對其做出嚴厲警告;三是軍事演習除了警告之外,也表明中國對於未來兩岸關係沒有幻想,正在為最壞狀況做軍事準備。

至於北京後續對台灣如何採取措施,吳心伯表示,北京仍有許多工具,橫向上可以使用軍事、經濟、外交和其他措施來懲罰賴清德,縱向上可以選擇對台軍事行動升級等來應對後續發展。

美國歐亞集團中國業務總經理華自強(Rick Waters)表示,自從2022年佩洛西訪台事件後,中美雙方更大努力保持台海的可預測性,他認為中國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的戰略渠道發揮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在解決分歧,但也不意味著對雙方行為有正確理解。

中國官方認為美國對台軍售具有政治訊號,但華自強認為,根據他對華府的觀察,這更像是官僚主義的行為。

華自強表示,為了保持台海穩定,需要美國的華府、美國國會、北京、台北等四方處於放鬆狀態(loose formation),中間需要渠道運作,即使沒有信任,也要確保其中沒有驚嚇或激怒。他也認為兩岸關係不會像過去穩定,未來幾年兩岸關係將變得緊張。

中美關係高端對話「中美『雙贏』是否可能」24日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行,針對中美關係熱點議題進行討論。記者黃雅慧/攝影
美國歐亞集團中國業務總經理華自強(Rick Waters)表示,兩岸關係不會像過去穩定,未來幾年將變得緊張。記者黃雅慧/攝影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24日指出,這次北京對台軍演釋出無信任、無耐心與為最壞狀況作軍事準備等三大訊號,並認為應該感到緊張。記者黃雅慧/攝影

華自強強調,沒有一位美國總統能夠阻止台灣與中國之間的協議,即使台灣民眾願意,美國也不能阻止。現實是華府基本假設是台灣短期內沒有可以接受的價值主張,所以大多數選擇都涉及不同程度的施壓策略,以迫使台灣按照北京的條件屈服於政治進程。

賴清德 華府 火箭軍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