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媒體人揭露:簡體中文網站內容正大量消失

記者陳湘瑾/即時報導

中國自媒體人何加鹽22日發表一篇文章,名為〈中文互聯網正在加速崩塌〉,他發現,在中國搜尋網站百度上,從1998年到2005年之間,馬雲、羅永浩、雷軍等人的搜尋結果已全部消失。何加鹽指出,「中文互聯網正在迅速崩塌,移動互聯網出現之前的中文互聯網內容,已經幾乎消失殆盡。」

根據公開資料,何加鹽主要寫作知名企業和企業家的故事,他從2018年開始在微信公眾號上寫作,其簡介為「專門研究牛人」。

何加鹽表示,因寫作主題為研究知名企業和企業家,需要經常查找他們的資料,然而他在近兩年有一個明顯的感覺,「網上能找到的原始資料,每年以斷崖式的速度在銳減。」

他舉例,若在百度上搜尋「馬雲」,將搜尋結果時間設定在1998年至2005年之間,搜尋結果只會有1條,而實際點進連結後會發現文章發布日期為2021年,也並不符合設定的時間段。若想得到馬雲在這段時間的有效原始資料,是找不到任何資訊的。

一名中國自媒體人表示,中國簡體中文互聯網的內容過去幾年正在快速消失中。(路透)
一名中國自媒體人表示,多位中國明星、企業家在某一時間段的搜尋結果已全部消失。(圖/取自百度)

何加鹽觀察到,從原始報導、被報導者的演講或文章、採訪或對談影片,這些都慢慢都消失了,「似乎有一個吞噬網頁的怪獸,它沿著歷史的時間線,從過去向著現在吞噬,先是小口小口,然後大口大口,把中文互聯網的一切內容,以五年、十年為單位,一口吞掉。」

何加鹽分析背後原因,一是經濟因素,因網站經營需要軟硬體、人事、維護等成本,若網頁久未點擊,久而久之公司為節省成本便選擇直接將其關閉,如搜狐和網易早年的內容大量消失;二是監管原因,何加鹽指出,網路訊息的監管從無到有、從寬到嚴、從嚴到更嚴,以前可以合法存在的內容,後來不符合監管要求,或是以前可以灰色存在的內容,後來被定義為黑色。

此外,因當前社會兩極分化嚴重,過去認為稀鬆平常的內容,在後來的輿論環境顯得尖銳、敏感,為避免激化矛盾,監管方也有可能要求處理掉。憤怒的網友也會充當輿論監管的角色,甚至翻出某個人過去無異說過的話,致其「社會性死亡」。

他也指出,當前能在網路上查找的、過去十年所發生過的重大事件,幾乎全是經過自媒體編輯過的二手訊息,甚至傳過多手,早已面目全非。他最後寫道,「現在你所看到的、你所創造的幾乎所有內容,連同這篇文章,這個平台,終究也會淹沒在虛空中。」

目前〈中文互聯網正在加速崩塌〉一文在微信上已無法查看。微信頁面稱因接相關投訴,此內容違反《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微信 馬雲 百度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