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17太空人再出艙 首次艙外維修 全程歷時8小時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

根據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網消息,神舟十七號第二次出艙活動於2日下午1點32分順利結束,整個活動歷時約8小時,完成了天和核心艙太陽翼維修工作。這也是中國太空人首次完成在軌道太空船艙外設施的維修任務。

根據消息,神舟十七號航太員湯洪波、唐勝傑、江新林密切協同,在太空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於2日下午1點32分完成全部既定任務,湯洪波、江新林已安全返回太空艙。

消息指出,在上次出艙維修試驗的基礎上,這次出艙活動重點完成了天和核心艙太陽翼維修工作,消除了前期因太空微小顆粒撞擊產生的影響,經評估分析,太陽翼發電性能狀態正常。此外,航太員也對太空站艙體狀態進行了巡檢。

神舟十七號3名太空人是在去年10月26日入駐中國太空站,並在去年12月21日晚間完成第一次出艙活動,歷時約7.5小時,完成了天和核心艙太陽翼修復試驗等既定任務。

按計畫,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期間也將進行大量太空科學實驗與技術測試。

在此之前,中國太空人乘組已先後完成了機械手臂操作在軌訓練、全系統壓力應急演練、載荷出艙、實驗機櫃調試和第二次出艙活動準備等工作,並穩定推進太空生命科學與人體研究、太空微重力物理、太空天文與地球科學、太空新技術與應用等太空科學實驗計畫。

央視報導,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總體室主任、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吳大蔚表示,航天員表現非常完美,儘管江新林是首次登上機械臂從事出艙活動任務,但是他的表現是非常沉著冷靜;他跟湯洪波、唐勝傑之間的配合,包括跟地面的配合是非常默契、非常完美。在整個過程當中,按照我們的程序和計畫的設計,非常完美地完成了這次出艙任務。

此外,在軌期間,空間站內「太空菜園」接連喜獲豐收。在太空種植蔬果所使用的「太空菜園」裝置,是新設計的第二代空間植物栽培裝置,可實現輪番、多批次的種植,為未來大規模太空種植奠定基礎。第三代植物栽培技術正在研究當中,將在減少浪費、增加循環比例方面得到進一步改進。

神舟十七號第二次出艙活動於2日下午1點32分順利結束,完成了天和核心艙太陽翼維修工作。這是中國太空人首次完成在軌道太空船艙外設施的維修任務。(取自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網)

太空人 天和核心艙 航太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