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觀測點歷史悠久 膺世界百年氣象站

中國新聞組/北京26日電

中國氣象局消息,當地時間5月24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第19屆世界氣象大會宣布了最新一批百年氣象站,由中國申報的內蒙古海拉爾、安徽蚌埠、浙江杭州三個氣象站,因建站歷史悠久、多年致力於持續觀測及推動探測環境保護,被認定為世界氣象組織(WMO)百年氣象站。

如今的杭州國家基準氣候站。(取材自澎湃新聞/杭州市氣象局供圖)

大公報報導,在杭州饅頭山頂六七百平方米的綠茵地上,架着30多部白色儀器,這是杭州國家基準氣候站觀測場。據「夢溪筆談」等記載,南宋負責氣象工作的機構宮廷候台的位置也在此。該氣候站建於1919年,搬遷至饅頭山已有50多年,主要承擔地面觀測和高空探測兩部分業務,為世界各個氣象機構進行氣象預報提供數據支撐,同時也作為杭州的氣候資料永久保存。

1950年杭州觀測站舊址。(取材自澎湃新聞/杭州市氣象局供圖)

「2013年我們站就已實現自動化觀測設施配置,是全國首個實現全自動化觀測的國家基準氣候站。」觀測員王俊驕說,「氣溫傳感器每秒自動讀取計算當前數值,每一分鐘上傳電腦系統。」

上世紀50年代海拉爾國家基準氣候站辦公地點。(取材自澎湃新聞/海拉爾氣象局供圖)

海拉爾國家基準氣候站位於內蒙古高原東緣。資料顯示,海拉爾國家基準氣候站始建於1909年(清光緒35年),由沙俄中東鐵路建設局修築中東鐵路需要氣象情報而建,1934年5月,偽滿洲國在海拉爾設地方觀象台,於1935年遷至海拉爾東山郊外,新中國成立後的1950年1月,復建並搬遷至海拉爾市河東市區,1955年,海拉爾氣象台成立,於2010年遷至現址海拉爾區北山森林公園郊外。114年積累的寶貴資料,為研究內蒙古自治區乃至東北、華北地區氣候變遷、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發揮作用。

海拉爾區以農牧業為主要經濟活動,氣象數據為畜牧業和農業提供參考,也為生態保護提供依據。如今海拉爾國家基準氣候站已是內蒙古自治區氣象業務最全、觀測項目最多、儀器裝備最先進、技術力量最強的台站。

如今的蚌埠國家基本氣象站。(取材自澎湃新聞/蚌埠市氣象局供圖)

2023年海拉爾國家基準氣候站辦公地點。(取材自澎湃新聞/海拉爾氣象局供圖)
1953年的蚌埠國家基本氣象站。(取材自澎湃新聞/蚌埠市氣象局供圖)

此外,蚌埠國家基本氣象站始於1915年江淮水利測量局在蚌埠設立的水文站,該站立於淮河之濱百年,持續守護淮河安瀾、助力防汛減災。

氣候變遷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