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公圖外借書籍量10年跌56% 疫情後明顯下跌

香港新聞組/香港16日電

香港圖書館外借書籍數目持續下跌。港府統計處數字顯示,截至2022年10年間,外借書籍數量從2012年的5330萬本,跌至2022年的2354萬本,大跌近56%。

香港01報導,港府統計處在新一期《香港統計月刊》指出,2022年康文署轄下有82間圖書館,多於2012年的77間;且館藏書籍及多媒體資料,至2022年有1510萬項,較2012年的1290萬項多17%。登記讀者人數,也從2012年的408.6萬人,增至2022年的481.9萬人。

雖然資源及登記讀者人數增加,但圖書館外借書籍數目逐年下跌,當中以2020起的下跌最為明顯,該年外借書籍數目約為2307萬本,遠低於前一年的4347萬本。2021年的外借書籍數目雖回升至2824萬本,但2022年再度下跌至2354萬本。多媒體資料外借量,則由2012年的239萬項,跌至2022年的51.9萬項,跌幅達78% 。

根據書籍分類,2022年有76.2%外借書籍為中文書,當中以兒童圖畫書最受歡迎,占總數19.4%,屬於「語言學及文學」的小說,亦占15.2%。至於英文書籍,亦以兒童圖畫書最受歡迎,占外借英文書的28.0%;其次是17.4%的兒童小說和15.0%的語言學。

期間網上續借及預約數目,同時錄得顯著跌幅。網上續借量從2012年的1630萬,大幅減至2022年的901萬,減幅達45%。預約數目從2012年的92.3萬,減至2022年44.2萬,幅度達52%。

統計處分析,外借圖書館數目有所下降的原因包括:由於部份圖書館閱讀環境有所改善,到館人流因而增加,愈來愈多讀者選擇在圖書館內閱讀或使用資料,而不外借;以及學校對集體借閱服務的需求減少,因為現在很多學校已擁有自己的圖書館館藏。此外,2020至2022年的使用情況,亦受新冠疫情影響。

據港府統計處數字顯示,香港公共圖書館外借書籍量10年間跌56%;圖為去年4月23日,香港公共圖書館舉辦的2023年世界讀書日活動上,小朋友在閱讀。(取材自港府新聞處)

《香港統計月刊》指出,公共圖書館在社區傳遞資訊、推廣閱讀及支援終身學習方面,一直擔當著重要的角色。 隨著智能電話及平版電腦日漸普及,以及市民的閱讀模式有所轉變,圖書館會持續致力發展涵蓋紙本書刊及電子資源的「混合型」館藏,以切合市民的需要。

圖書館 香港 港府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