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十九歲的我」票房105萬美元 獲港評論學會最佳電影

香港新聞組/香港6日電

奪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電影獎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原是想記錄香港英華女學校2011/12學年、千禧年出生的中一生在「三代校舍」成長的歷程,但因工程延遲,她們在舊校、深水埗臨時校舍上學,來不及重返新校舍就畢業,拍攝時間也因而由原定的六年增加到十年。

明報報導,「給十九歲的我」去年8月於第4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舉行世界首映,9月起以優先場形式放映,上月取得第2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電影獎。影片聚焦阿雀、阿佘、Madam、馬燕茹、阿聆和香港小姐六名女生的故事。

據報導,截至上月29日「給」的優先場票房逾750萬港元(約95.5萬美元),上映後累積票房逾830萬港元(約105.7萬美元)。導演張婉婷曾提及如何挑選拍攝對象,稱學生以「給十九歲的我」為題寫信,阿佘信中提到家庭情況,說不喜歡爸媽,但希望19歲時學懂孝順父母;張婉婷因其寫信內容,讓她直接入選;看中「香港小姐」是因為字跡,她的字寫於格子的左下角,令人對她的背景和性格產生好奇。

報導稱,張婉婷又稱,十年間幾個女生的改變每年也令她驚訝,她們經歷國教、佔中與反修例,被問及如何處理時,她說:「該處理就處理,有空間讓她們討論。正如校長說過一定要聽年輕人說話,她們最大問題是覺得人們不尊重她們,不聽她們說話」。她亦提到拍攝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其中包括反叛期的女學生鬧情緒說不再拍。她自言拍攝過程中成為這群女生的「樹窿」(聆聽者)。

「給十九歲的我」電影海報。(取材自臉書)

報導指出,英華女學校上月底舉行「給」誓師大會,張稱票房收入會交給母校,盼籌錢建泳池。

香港 電影 華女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