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瑠璃光院」青楓亮眼 遊客互讓位子捕捉美景

中央社/東京26日專電

日本京都寺院多,位於京都東北比叡山麓的瑠璃光院是秋天賞楓勝地,但春天至初夏的青楓美景也令人心醉。遊客在拍攝美景時大多能彼此禮讓,維持環境的清幽。

瑠璃光院座落在山谷交織、風光明媚的八瀨地區,是岐阜市「淨土真宗無量壽山光明寺」的分院,祀奉阿彌陀如來。瑠璃光院的官網寫著:「八瀨逍遙、風雅有情」,這裡春、夏、秋季在限定期間才對外開放。今年春季是4月13日至6月16日,秋季遊客要前往賞紅楓需先預約。

這裡的門票2000日圓,在京都的寺院當中,價格僅次於苔寺的3000日圓。以價制量,可避免遊客過度湧入。

前往瑠璃光院的交通有多種方式,從京都車站前搭乘公車也可抵達附近,然後沿著高野川清流往前走,可看到山門。購買門票後,踏上石階,沿路可看到「山露路之庭」,有青苔綠毯、茶庵、十三重石塔、多種楓、槭。

遊客春天至初夏期間來此,在池上的小橋可觀賞錦鯉悠游,再走幾步就可進入數寄屋造(日式建築方式之一)的書院,走上2樓,映入眼簾的翠綠的青楓美景,窗外的青楓與映在室內黑漆寫經桌的青楓倒影,相互輝映,綠意盎然。

瑠璃光院的人員會輕聲地告訴遊客,可將手機或相機擺放在寫經桌上拍攝。為了捕捉不同角度的美景,遊客彼此禮讓拍攝的好角度位置,有時彼此比較構圖或學習拍攝技巧。

還有瑠璃之庭及臥龍之庭。瑠璃之庭的設計是要重現淨土的世界,青苔經細心保養,天晴時在光線照射下,輝映出瑠璃色,因此這座寺院取名為瑠璃光院。寺院內設有茶席,遊客可邊品茗邊欣賞庭院風光,體會「茶聖」千利休所提倡的茶道精神「和敬清寂」。 臥龍之庭則是利用川流高低落差,呈現出宛如一條龍飛天意象的池泉庭園。

瑠璃光院不似傳統佛教寺院建築,這片1萬2000坪的土地原本是大正時代((1912-1926年)至明治時代的企業家、電力公司「京都電燈」公司的創辦人田中源太郎(1853-1922年)的別墅。田中也是一位政治家,他在此地的屋舍由明治政府的高官(太政大臣)三條實美命名為「喜鶴亭」。

田中去世後,這片土地成為京都電燈公司主管的別墅。目前瑠璃光院的數寄屋造的書院是大正時代末期至昭和時代初期由京都名師中村外二所設計。書院前的瑠璃之庭是造園師佐野藤右衛門一門的傑作。

京福電鐵公司接手了京都電燈公司所創的叡山電鐵(叡鐵)公司後,將此地納為財產,經營高級料理旅館「喜鶴亭」。旅館歇業後,光明寺不希望古蹟與風景喪失,於是買下,2005年改為寺院,稱為瑠璃光院,而「喜鶴亭」的名字保留,成為院內茶室名稱。

位於日本京都東北比叡山麓的瑠璃光院是秋天賞楓勝地,但春天至初夏的青楓美景也令人心醉。遊客在拍攝美景時大多能彼此禮讓,維持環境的清幽。圖為5月14日拍攝。(中央社)

瑠璃光院所在地京都八瀨,自平安時代(794-1185年)起就是貴族及武士喜愛的療養勝地。相傳壬申之亂(672年)時,大海人皇子(後來的天武天皇)背部中箭,在八瀨的釜風呂(蒸汽浴室)治癒傷口,因此,此地以「矢背」(yase)同音詞命名為八瀨(yase)。在瑠璃光院可參觀八瀨釜風呂。

古蹟 日本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