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動物園傳繁衍好消息 極危越南鷴寶寶萌樣曝光

記者林佳彣/台北即時報導

捷克布拉格動物園3對極度瀕危物種的越南鷴,去年9月到台北市立動物園、10月雉科珍禽區公開亮相,迄今8個月,園方分享好消息,2對親鳥積極育幼中,近1個月大寶寶們模樣可愛,由於牠們喜歡隱蔽性較高的角落活動,提醒大家經過展場時,務必降低音量,如果運氣好,有機會看見寶寶躲在爸爸羽毛下探出頭的可愛畫面。

動物園長諶亦聰分享,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名錄中,越南鷴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也被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名錄予以保護。越南鷴一窩通常會產下4至7顆蛋,蛋殼呈帶粉的奶油淺褐色、有白色小點,一般孵化需22至26天。

在雉科珍禽區照養越南鷴的保育員4月初觀察,2對越南鷴開始在各自活動場的角落臥巢,母鳥4月底至5月初已離巢,雛鳥們躲在親鳥羽毛下一起行動,目前近1個月大的越南鷴寶寶們,漸漸開始探索環境。

園方提醒大家,想看到可愛的越南鷴雛鳥,千萬要注意降低音量、動作減慢,加上耐心地觀察,才有機會發現牠們蹤影。(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越南鷴寶寶經常跟在親鳥身旁,鳥爸、鳥媽也會機警地注意寶寶動向。(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園方指出,雉科珍禽區過往未有越南鷴親鳥成功育雛長大的經驗,此是首次育幼成功,因此提醒民眾,越南鷴生性害羞、喜歡隱蔽環境,親鳥、雛鳥都對人類保有強烈警戒心,會選在茂密植栽中活動,到訪動物園觀察時,儘量降低音量、動作減慢,好讓鳥寶寶安心長大,或許還能找到如同躲貓貓專家的越南鷴一家。

如果運氣好,可以看見越南鷴寶寶躲在爸爸羽毛下探出頭的可愛畫面。(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越南鷴寶寶行動敏捷又有良好保護色,要在草叢中發現牠們可不容易。(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越南鷴寶寶有時會成群地探索環境。(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表示,今起至6月1日,遊客服務中心提供限量110份學習單附帶1份鳥墊板。大小朋友若窺見越南鷴一家,歡迎在個人或動物園臉書貼文與大眾分享,也可於6月18日前投稿至「2024臺北市立動物園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寫生攝影比賽」。

越南 動物園 臉書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