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老市長一起拜票

盧威

二○二四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從年初起,各州、縣、市等聯邦政府民選官員選舉如火如茶進行,我所居住的加州蒙特利公園市選舉氛圍也愈來愈熱烈。

我家與附近居家草坪上,都插了一塊塊參選候選人的競選看板,看板雖然只有二個汽車牌號那麼大,上面印著競選人姓名、照片、註明競選聯邦或政府哪個職位,還有競選總部網址。競選廣告設計內容突出,乾淨俐落,讓人一目了然。

三月初,美國總統大選已進行初選階段,聯邦或政府機構參選人也經過激烈競爭,透過選民投票,優勝者已經出線,勝券在握者將於今年十一月初投入大選。我來美國三十四年了,對美國的民主政治感受頗深,特別對華人參政更有所體悟。我們城市的老市長、現任市議員,她是香港移民,今次參選州參議員,我毅然決然報名參加她的義工團隊,以行動支持華人參政。

在美國要當一個政治人物,特別是要當一個民選官員並不太容易。首先,競選人要有自己的政治理念,還要提出獨特的競選政見,募集大筆競選經費,走街穿巷拜訪選民,並聽取民眾心聲等。身為義工,我有幸跟著老市長一起掃街拜票。

我們六個義工手拿競選宣導印刷品,挨家挨戶拜訪選民,分發競選資訊。按響門鈴後,一個七、八十歲的白人老先生聽完老市長說明來意後,欣然拉開大門,跑出來要求與老市長拍照合影,並允諾會投她一票。

一對年輕夫婦已坐上停在家門前的私家車準備出門,老市長見狀快步走上前去打招呼,說明來意,並簡要敘述競選理念,年輕夫婦祝她競選順利並能當選,還索取了競選資料才離去;另一個墨西哥裔媽媽站在自家花園裡,隔著鐵柵欄與老市長對話交流,她們談得很熱絡,並答應為老市長拉票。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當一戶人家開門後,見到老市長,便指著對面一幢獨立屋,情緒激動地講述前不久遭到歹徒持槍入室搶劫的恐怖經歷,籲請老市長要重視社區安全,允諾當選後一定要拿出治安措施來,防止搶案再度發生。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跑了三十多戶人家拜票,老市長在拜票過程嘗盡了酸、甜、苦、辣,也親眼目睹選民的人生百態。一般來說,美國的選舉文化還是比較積極向上的,但就我們社區選舉來看,有時也會出現一些瑕疵,例如把候選人的競選看板偷偷地移除,以削減其影響力;寄發競選對手的黑函、製造負面輿論、企圖抹黑對手,這些小動作並沒有妨礙整個選舉大局,這只是選舉中的小插曲而已。

我非常讚賞美國的選舉文化,早在二十九年前,我已加入一個華人女婿競選鑽石吧市議員的義工團隊,我與華人女婿一起站在馬路口高舉競選標語牌,為他站台催票。身為一個老移民,參加競選義工團隊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並樂在其中。

華人 美國總統大選 移民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