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警媽媽

楊育英

小時候爸爸有個大書桌,有很多抽屜,每次無聊就去東翻西找。很稀奇的是有兩把老舊手槍,拿起來非常笨重,幾乎拿不動,當然是沒裝子彈,不然在我亂碰之下出事就慘了。我的父親身為警察配有槍,但是另一把又是誰的呢?後來問了爸才知道,原來我媽在南京時曾當過女警,以後我才知道媽媽的血淚孤女奮鬥史。

媽媽尚未出生時,她的父親生病去世,年輕的外婆生下她,不久就被娘家安排改嫁。母親從遺腹女頓時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親戚間不願意收養,成了人球推來推去,幸好最後由未嫁的二娘收養。

二娘沒有文化,只會做些針線活,靠著親戚接濟才勉強維持生計。我媽說她上小學一年級,年紀幼小,也要去附近剛收成完的田裡撿剩下來的稻穗或其他農作物,甚者跟附近的農家說好,去他們的田中踩水車賺取微薄的工資。二娘養得一頭小豬和幾隻雞,等雞長大生蛋再賣些錢來補貼家用。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中日戰爭爆發,日本人占據了北平和天津。同年十二月十三日,日本人占領南京,開始了七周的南京大屠殺,死在日本人刀下的亡魂約有二十多萬人。那時日軍的獸行令人髮指,約有兩萬多的中國婦女遭受到強姦和擄殺,我媽只是個九歲小女孩,又住在南京城外,幸運地逃過此劫。

之後南京城內物資短缺,連食鹽也成了管制品;在日本人的嚴厲控管下,如果將食鹽私運到南京城內販售,將可獲得高利。當時我媽年僅十歲,為了賺錢養家活口,就決定輟學去跑江湖走私販賣鹽。二娘將媽的頭髮剪得極短,再換穿男裝,我媽的聲線本就低沉,喬裝打扮下馬上變成小男生。我媽因為在龍年出生,鄰居之間均以小龍稱之,遇見的陌生人都誤以為她是男孩。等二娘籌到了一筆錢給她當資本,再由相熟的鄰居帶領著,開始跑單幫。

小龍每次出門,一行人先坐小船出城,等買到鹽後,再坐回到南京城外,隔天再想辦法夾帶管制的鹽進城,從中謀取利。我媽說她小時膽大心細,從扛一小袋鹽開始,慢慢行走江湖,久了她不但學會察言觀色的本領,還拜了當地游擊隊長當乾爸;她有了靠山,力氣也逐漸增加,可以拿得動一大袋鹽,獲利增加,從此她經常穿梭在日本人占領的南京城如魚得水。由於她膽識過人聰明伶俐,每次在城內賣完貨,再買些日常用品帶出城去,再以高價賣給需要的人,兩邊賺取差額。

等到她十二、三歲時開始發育,她用布條將胸部綁緊,繼續女扮男裝跑單幫。但是等她十六歲時,有回走私的船老大看出端倪,想強行娶她,我媽機智地與他虛與委蛇,並且假意答應說通知家裡明天再回來,結果當然逃之夭夭一去不復返!

我媽是二娘家中的頂梁柱,家計完全靠她撐起,她雖然只讀到小學三年級識字不多,但是憑著小聰明和在社會大學的歷練,不但擅於察言觀色,並且有著三寸不爛之舌,每次遇到牛鬼蛇神,常以妙語四兩撥千金來化解。她練就了一身本領,這下英雌無用武之地,家中坐吃山空,那麼下一步她該怎辦呢?

不久打聽到南京日本偽政府正在招收女警,我媽便托人去報名,她雖只有小學程度,但請人惡補在家苦讀三個月後,幸運地考上備取。報到之日有人未來,她順理成章遞補上位成了正取。等她在校受完訓後,我媽在短期之內很快學會了簡單的日語,搖身一變成了女警,平日輪值時與一位日本男警察站在城門口值勤,身兼日警的中文翻譯。

每當我媽輪值在城門口站崗時,南京的父老鄉親大多選擇那個時間進城,因為他們都知曉,小龍從前跑過單幫,曉得箇中的辛苦和危險,況且媽對自己的同胞都是從不刁難,打個馬虎眼即放行,給鄉親行個方便。抗戰勝利後,我媽的單位被收編到國民政府警察單位,所以才有機會與我父親在南京相遇結為連理。

一九四九年父母到了台灣,生下七個女兒(見圖),現在兩老均埋骨於三芝北海福座的墓園。我想我也許繼承了母親勇敢的血脈,熱心豪爽,銘傳三專畢業後,放棄公務員的職位,選擇出國留美,三年後成功拿到學士和資訊碩士,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媽媽謝謝您,讓我受益良多。

日本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