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暴跳有理?FT:賴清德在主權問題已偏離蔡英文路線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賴清德總統周一發表就職演說,北京方面發出抨擊,痛批釋出「危險挑釁行徑」。中國國營媒體斥責他「暴露本性」。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FT)引述官員和學者報導,北京這次或許確有其道理。

影片來源:世界新聞網 一洲焦點

金融時報大中華區特派員席嘉琳(Kathrin Hille)指出,中方所言不虛的是,賴清德正偏離蔡英文的路線,有人質疑,在兩岸局勢緊繃之際,這種押注是否明智。

金融時報引述曾任職於政府智庫的學者趙春山報導,賴清德的立場無異是倒退趨向對抗。他認為,這會讓習近平陷於為難,因為在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尚未明朗之前,習近平不希望現在就攤牌。

賴清德競選期間承諾會遵循蔡英文的兩岸政策,維持台海現狀。他在就職演說中確實照此承諾,矢言「不卑不亢,維持現狀」,這些都是蔡英文用過的措辭。他也呼籲重啟旅遊和學生交流。

但金融時報引述中國事務專家看法指出,賴清德本周就職演說偏離了他的承諾,使用顯著不同的措詞,還明確說出讓北京不快的事實。

蔡英文會用「北京當局」或「對岸」這些措辭,避免突顯兩國的存在,而賴清德則通篇使用「中國」。

他還直球處理了主權的爭議問題。蔡英文之前說明兩岸互不隸屬的現實,很少以國名來並稱。

賴清德則搬出中華民國憲法,「根據中華民國憲法,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國民黨的主張是,中華民國的領土依據憲法仍然包括整個中國;與北京的分歧不是主權之爭,而是管轄權問題。

金融時報引述政府官員指出,對賴清德來說,擁抱中華民國已是一大讓步。官員坦承,賴清德賴正擺脫過去兩岸政策中的某些模糊之處,一面也承認他如此明確的立場可能讓兩岸關係更加複雜。

賴清德一上台就在就職演說直球處理了主權的爭議問題,明顯偏離蔡英文的路線。(路透)

民進黨政界人士認為,台灣幾乎別無選擇。剛卸任的行政院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說,中國不斷縮小模糊空間,「所以我們對主權越模糊,失去的立場就越多。」

賴清德 中華民國 蔡英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