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延長 大陸台商移轉生產布局應變

記者林宸誼/台北11日電

中國大陸延長對台貿易壁壘調查,上海台商協會副會長蔡世明指出,2001年兩岸分別都加入WTO,WTO的基本法律原則之一叫做「非歧視原則」,不管在政治上怎麼定位,大陸就是WTO的成員國,所以台灣對大陸貿易措施限制等要重新檢討。

「過去看在兩岸同胞的情面上,大陸給予台灣很多優惠,長期默許台灣巨額貿易順差,兩岸之間的貿易存在不對等開放的情況。」大陸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吳家瑩表示,民進黨當局長期單方面大量限制大陸產品輸入,這是客觀事實。大陸長期沒有反制,也是客觀事實。如今,大陸要「撥亂反正」,本身無可厚非。

吳家瑩認為,對於在大陸投資的台資企業來說,只要涉及兩岸上下游供應鏈相關,就多多少少會受到影響,但可以移轉生產布局來因應。而像台灣精密儀器等機械製品,因為「根留台灣」、沒到大陸設廠,接下來要應對的挑戰很大。

上海台協副會長蔡世明。(本報資料照片)

蔡世明指出,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之後,由於兩岸都是WTO的成員國,應該要按照WTO規則的來,所以才會談到ECFA的早收清單,「因為他不能單方只對台灣讓利,所以他必須有一個雙邊協議做依據,否則的話,大陸讓給台灣的所謂的關稅優惠,就必須讓給其他國家關稅優惠,否則會被其他成員國告。」

WTO 關稅 馬英九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