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缺櫃問題短期難解、加價搶艙再起 6月貨櫃運價看漲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

船運旺季開始、船商因紅海危機而繞道、以及亞洲天候不佳,正形成全球貿易的完美風暴,導致各地船運貨櫃運能短缺,造成海運費率暴漲,隨著美國零售商準備迎接開學返校季、並積極為年底購物季備貨,運費預料將繼續上衝。

CNBC報導,這些因素正在衝擊關鍵航線的貨物流動,航商正跳過一些港口、或縮短港口停泊時間,不收空貨櫃,以讓船舶及時交貨。

Xeneta海運費率顯示,現貨市場運費正在飆漲,現貨和合約運價的價差日益擴大,Xeneta船運分析師史陶絲柏爾(Emily Stausbøll)指出,長短期運價的價差愈大,貨物被拒載的可能性就愈高,而這已在發生,這將讓人想起新冠疫情期間運能短缺的混亂情境,「類似當時,一些貨攬業者現在也正被敦促支付溢價,以確保艙位」,遠東到美西航線的線貨運價可能超越今年稍早紅海危機時的高點。

Xeneta的早期數據顯示,運價將在6月初進一步上漲。DHL自1月以來便因為船舶必須繞道而警告貨櫃短缺問題,因為船舶載運貨櫃的航行時間拉長,致使這些貨櫃難以再被裝載,中國、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港口天候不佳,也使可再裝載的貨櫃進一步減少。

DHL Global Forwarding美洲海運主管艾勒布蘭德(Goetz Alebrand)表示,許多航線的艙位空間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亞洲-拉美、跨大西洋航線、亞洲-歐洲等航線全都經歷艙位限制」,「這些(艙位)短缺正在影響特定地點、部分航商以及特定類型的設備」,例如重慶港上周遭遇40呎貨櫃短缺。

Freightos研究部門主管列文(Judah Levine)說,航商3、4月還能用閒置船舶或其他航線的船隻,協助抵銷更長航程的影響,讓貨櫃以每周離港船期在多數港口間移動,「但這也代表市場上沒有多餘運能」。

東亞港口4月底的不良天候也造成進一步延誤,這也是主要航商跳過一些港口、或縮短在目的港滯港時間的原因之一,這也代表載回中國的空櫃減少。

列文說,最近從中國出口的需求增加、載回空櫃數量減少,意味著託運人開始發現很難在一些出口重鎮找到空櫃,「即便需求水準並非極高,但船舶運能已相當緊繃,最近的需求增加就足以推升費率,缺櫃問題惡化,又只會再推升運價」。

物流供應商已警告託運人缺櫃問題。Orient Star集團通知客戶表示,由於長期壅塞、空船航行(blank sailing)、南美執行關稅致使需求增加等因素,航商正遭遇嚴重的設備短缺,導致大量貨物延誤,市場上的艙位也可能會更加緊俏。

全球貨櫃海運龍頭地中海航運公司(MSC)已宣布,5月15~31日運往美西港口的40呎貨櫃新費率為每只8,000~10,000美元。萬海也已表示,將為「艙位保證」收取溢價。

Honour Lane船運公司(HSL)也通知客戶,「運費大漲」可能使市場衝上新冠疫情後的高點,「在現貨運價持續飆漲之際,從亞洲出發的運能持續緊縮」,已允許航商收取在新冠疫情期間的「鑽石級運價」。HSL指出,由於美國經濟依然健全,這些逆風近期不會改善,隨著美國今年零售銷售預料將成長2.5%~3.5%,該公司預期目前市場趨勢和艙位處境至少將持續到6月。

物流經理人已表示,為避免美國東岸和墨西哥灣港口2月開始的勞資協商會延誤船運,今年的船運旺季可能從7月提前到6月。

全球貿易的完美風暴正導致各地船運貨櫃運能短缺,造成海運費率暴漲。(路透)
東亞-美國長短期海運運價

代表勞方的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與代表資方的美國海運聯盟(USMX)為東岸與墨灣港口勞工簽訂的主合約將在9月30日到期,正式協商已在6月開始,但工會已為當地合約設定需在5月17日前達成協議的期限,因此之後才會協商主合約。

疫情 新加坡 墨西哥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