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兩岸風險 日經:特斯拉要求供應商在台灣與中國以外製造零組件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已告知供應商,希望最快明年在台灣和中國以外地區建立零件製造生產線,理由是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高。

日經新聞引述特斯拉供應商高階主管的話報導指出,為在中國地區以外銷售的特斯拉車款,生產印刷電路板(PCB)、顯示器、電子控制器(ECU)系統等零組件的供應商,已收到特斯拉的要求,希望在中國和台灣以外地區生產零組件,原因是在美國11月總統選舉前,大中華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升高,此舉的目標是要建立替代供應源,以免供應鏈受擾。

報導指出,特斯拉在美國宣布加課中國電動車關稅,以及台灣總統賴清德5月20日上任前,就已提出這些要求。

報導說,特斯拉也和日本、南韓等其他亞洲供應商討論相關事宜。一位日商高階主管透露,他所屬的公司為特斯拉跟討論的對象之一。

另一家供應商主管說,由於特斯拉的要求,他所屬的公司已提高泰國產能,「對特斯拉等許多客戶而言,所謂的『中國+1』策略也包含避開台灣」。

知情人士透露,通用汽車(GM)、福特汽車(Ford)等美國車廠也已要求供應商,研究把電子產品生產移出中國和台灣的可能性,但不像特斯拉般提出正式要求,「我們服務好幾家美國汽車製造商,但特斯拉在試圖規避兩岸風險的態度最積極」,然而,「要排除中國和台灣這種供應鏈成熟地區,難度很高,成本高昂」。

日經報導,特斯拉請求供應商在台灣和中國之外,製造所需電子零件。 (美聯社)

特斯拉未回應日經記者的置評請求。福特與通用拒絕評論個案,但福特表示,持續努力建立強韌、高品質且具成本競爭力的供應鏈。

特斯拉 供應鏈 電動車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