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分散半導體鏈 4國受惠

編譯劉忠勇、易起宇/綜合報導

美國為確保半導體供貨所實施的供應鏈分散政策,讓印度、柬埔寨、越南和泰國成了最新一批受惠最大的贏家。台灣晶片對美出口額年比增加4.3%。

美國普查局數據顯示,美國2月晶片進口額較去年同期成長17%至48.6億美元,其中亞洲就占了83%。其中印度半導體出口額狂增逾33倍,達到1.52億美元,柬埔寨也有高達698%的成長率,接近日本的出口額,達到1.66億美元,這些都是過去幾年難以想像的數字。

越南和泰國在美國晶片市場的市占率也擴大,對美貿易額分別成長了75%和62%。越南已經連續七個月占美國進口晶片比率10%以上。

美國官員不斷表示,愈來愈擔憂自己國家過度依賴台灣和南韓等海外供應商,尤其是在先進晶片製造方面。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去年7月在Aspen年度安全論壇上表示:「我們對台灣晶片的依賴,既站不住腳、也不安全。」

從2月的數據來看,美國正透過各種方式來分散電子產品供應鏈,包括蘋果逐漸將iPhone生產轉移至印度等地。

傳統晶片封裝重鎮馬來西亞仍在美國晶片進口額排名高居第一,達到9.73億美元,但2月市占已下降至20%。

半導體是存在於從電腦、手機到家電等所有電子產品中的重要零件,而美中關係惡化,已迫使兩國重新思考他們在晶片領域的供應策略。台灣經常成為這兩大經濟體間衝突的引爆點,2月晶片對美出口額年比增加4.3%,占美國進口額15%。

晶片 越南 印度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