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就任演說 直球對決北京

社論

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已於20日宣誓就職,由於賴清德之前以「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自居,究竟他的政策與之前的蔡英文總統的謹慎態度,會有哪些不同,各界都屏息以待他的就職演說。

賴清德之前曾表示會遵循蔡英文路線,可是演說中,快人快語,宣示:「我們都知道,有主權才有國家!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這是一個新的提法,承接演講一開頭「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主權在民」而來,台灣既然已經是民主國家,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是酷愛棒球的賴清德,直球對決北京,與2002年陳水扁的「一邊一國」的說法,遙相呼應。

不只是兩岸互不隸屬,對於國號,賴清德演講的表述是:「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都一樣響亮」,過去蔡英文在演說中,慣常用「兩岸」、「對岸」,但賴清德在演說中幾乎都稱為「中國」。

台灣的綠營與獨派對賴清德的說法,非常振奮,認為這是強調台灣主體性,重新界定了兩岸定位;藍營的解讀則非常負面,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批評,對賴將「兩國論」檯面化感到憂心,馬英九基金會的執行長蕭旭岑也指責賴清德表明「台灣是國家名稱」,將中國視為外國,是「新兩國論」。

北京更是氣炸了,國台辦發言人表示,這「充分暴露了其台獨工作者的本性」,大陸學者周志懷說得更直白,稱「和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相比,這是一個最台獨的演說,這是一條不歸路」。

人民日報在21日還以第4版全版篇幅,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除了登載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關於「一個中國原則是維護台海和平的定海神針」的發言,還有國台辦與外交部發言人的表態,以及評論員文章「『台獨工作者』一紙空文賣國禍台」。

由於賴清德不像八年前的蔡英文,與北京有私下的直接溝通管道,只能仰賴美國中間傳話;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羅森柏格為了這篇演講,已經多次赴台,希望能夠先知道內容,控管緊張,而亞太助卿康達近日訪問大陸時,也與國台辦副主任仇開明會見,就520演說事先溝通。

因此大家的疑問是,「美國看過這篇演講了嗎」、「看的是不是最後版本」、「美國人看得懂字裡行間的意思嗎?」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賴清德宣誓就任的第一時間,就已經發表祝賀聲明,在就職演說之後,國務院僅僅表示,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不變,依然不支持台獨,反對兩岸任一方片面改變現狀;看不出來有後悔改變的跡象。

大陸的解讀較傾向陰謀論,「當然事先看過,而且是經過華府批准的」,廈門大學學者劉國深表示這是徹頭徹尾的「兩國論」,並稱演說中具有刺激性、挑釁性的話語是故意為之,背後充滿了美國人的算計,讓台灣當打手,此刻大陸針對美國的批駁力道,甚至還超過對台灣的批判,可見大陸在對付外部勢力的介入,已經優先於對付台獨勢力。

台灣有樂觀的人認為,有鑑於國台辦的表態以發言人名義發出,層級不高,與2020年回應蔡英文就職演講的發言層級一樣,相較之下,2016年回應蔡英文首次就職演說時,發言層級是「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負責人」,所以北京的反應應該是有限度的。

甚至有人認為,既然賴清德在演講中也提到「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來進行關於觀光客與學位生的交流合作,大陸稍早也希望合作,所以會投鼠忌器,不至於強硬反應,以免毀了可以合作的機會。

但美國前亞太助卿、亞洲協會的羅素預測,北京將「負面回應」,到目前為止,北京還只停留在文攻,未來預計還會有經濟制裁、外交封鎖,甚至軍事的灰色戰術,會一一祭出,仍有待觀察。

不過由於美國事先曾一再警告中共,不要因為520而挑釁,大規模的軍演,像是2022年裴洛西訪台,或是2023年蔡英文會晤麥卡錫,恐怕不會有,按照外部勢力優先於台獨勢力的說法,北京或將待11月美國總統選舉之後,再決定是否要全面與美國翻臉對抗。

中華民國 賴清德 蔡英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