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取代中國製造 可能是神話

社論

美國和中國開啟貿易戰、科技戰後,緊接著中國封城清零三年抗疫,嚴重打擊中國製造業和外企外商信心,估計三分之一台商撤出中國,轉進東南亞,代工蘋果產品組裝的富士康等台商部分或全部撤出;日本松下、東芝和佳能等知名企業、南韓樂天集團等都撤出中國,美歐寄望印度取代中國,重建供應鏈,在G7集團峰會中昭然若揭,但近幾年發展似驗證,寄望「印度製造」取代「中國製造」,可能是一廂情願的神話。

最近新發展,蘋果主要代工企業之一、在印度發展已15年的台商緯創(Wistron),4月全面撤出印度,並將iPhone組裝廠售予印度最大企業塔塔集團。主因除今年首季獲利劇減95.7%,印度投資環境不如中國,2020年印度勞工暴動,數千部iPhone被偷走,損失5600萬美元,印度勞工紀律、生產力、法律制度和政府管理都不理想,既然勢不可為,就壯士斷腕,給美台日韓的「印度熱」,當頭澆下一盆冷水。

不過,蘋果最大代工廠鴻海集團富士康仍繼續在印度投資,3月初宣布再投入7億美元建廠。鴻海不懼印度嚴苛條件繼續加碼,可能和蘋果的態度有關。鴻海印度廠2022年初也遇勞工示威,當時蘋果怪鴻海和緯創管理不當,台商只能忍耐應變。

台商和日韓廠商大量撤出中國,正從越南、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墨西哥等國,尋找替代的地方設廠。中國勞工成本上漲、政策不夠穩定,使美歐台日韓等企業不約而同逃離「我們不知道它會發生什麼」的中國,今年4月已取代中國、成全球人口最多國家的印度(今年底人口將達14.3億),肩負外商最大的期望。

印度每年有1000萬年輕人投入勞工市場,與中國相當,勞動資源充沛,英語教育優於中國勞工,印度政府也承諾解決外資土地、基建等問題;莫迪政府並提供100億美元獎勵外商,但美好希望漸被捅破,迄今僅三家外商申請獎勵,只要中國能調整政策、放鬆管制,靠中國的產業規模優勢,「中國製造」仍大有可為。

幾個大因素決定了中、印競爭關係。一,不少學者認為,中國市場已飽和,經濟增長放緩,美中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使投資中國變得複雜而具高風險,北京政策的不確定性,也嚇跑外資。

二,中國基礎設施健全,道路、機場和港口設施一流,海關等都配合,是吸引外商協助中國崛起的主因。印度總理莫迪2020年承諾將削減官僚手續、改善基建,為大型跨國公司和其他外商鋪平道路,但紐約時報等評論,莫迪這些競選政綱幾乎沒有一項按目標進行,政府效能低落、基礎設施不完善,成印度最大軟肋。

三,製造業須靠完整供應鏈,中國無論蘋果的電子產品或其他製造業,上下游原料、零組件等供應鏈完整,隨叫隨到,效率高超,不是印度式管理能比擬,印度初期吸引外商,但實踐後往往後悔,緯創就是案例。

四,印度約5億人口是文盲,雖不缺優質勞工,但全印有1600多種方言,逾百萬人使用的語言也有33種,人口分四大種姓制度壁壘難破,語言、宗教和種族不同,使工廠管理、勞資溝通等更複雜,勞工權利意識比中國高。中印政治制度不同,印度極易出現維權抗爭,緯創、富士康都遇糾紛甚至暴動威脅,彰顯印度投資環境難和中國匹敵。

五,印度也有帝國殖民的歷史創傷,歷來保護主義盛行,美國Coca Cola和Pepsi飲料,數十年來和印度政府多次交手,印度要求交出百年秘密配方或分享高比例利潤,兩大廠商背後有美國撐腰,依然須部分妥協。台商經驗是印度總體投資成本比中國高兩三倍,使投資印度比投資中國更複雜和艱難。

模型預測顯示,印度2064年人口將達17億。摩根史坦利預估,現在至2030年,印度每年GDP平均可達6.3%,飛速發展將超越德國、日本,成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是外商青睞的主因,特斯拉和通用(GM)汽車都準備大舉投資印度。美歐對印度的好感似高於共產中國,美印在外交軍事上聯手抗中等,都有助印度搭上發展的順風車。

但專家也認為,印度以官僚複雜著稱,工業和金融基礎設施要井然有序,還有長路要走,蘋果想將iPhone約25%產量轉移至印度,難以全面撤離中國,說明中國的供應鏈實力短期內難有國家可取代,這也考驗美國想「扶持印度、遏堵中國」政策的成敗。

印度 投資 勞工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