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重振中國經濟 新總理李強大挑戰

特派記者賴錦宏、記者廖士鋒/北京─台北連線報導
李強(左)11日當選中國新一任國務院總理後,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美聯社)

中國14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11日經投票表決,決定由中共政治局常委李強出任新一任國務院總理,成為繼周恩來之後,第一個未當過副總理就晉升中國最高行政機構掌舵者。但李強也被視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親密盟友,是在習近平面前「說得上話的人」,如何重振疫後中國經濟將是他上任後最大挑戰。

反對、棄權票 比李克強多

在11日出席的2947位人大代表中,李強獲2936張贊成票,三票反對,八票棄權。國家主席習近平隨即簽署主席令,任命李強為國務院總理。李強走向習近平,兩人微笑握手合照。緊接著,李強也走向前總理李克強,與李克強握手致意,李克強隨後也走向習近平與其握手。

和李克強對比,李強獲得的反對和棄權票稍多。2013年李克強首次出任國務院總理時,獲2940票贊成、三票反對、六票棄權;2018年李克強連任總理時,獲2964票贊成、兩票反對。  

64歲的李強在去年10月中共20大後躋身中共中央政治局排名第二的常委。在習近平任浙江省委書記時,李強是溫州市委書記,兩年後被習提拔為省委秘書長,成為習近平的「大秘」,外界也常將其稱為習近平主政浙江時的「大管家」。

去年春天上海陷入一片混亂的「封城」期間,李強為上海市委書記。但在本月初全國「兩會」登場前,路透曾報導,去年12月7日中國防疫政策突然大轉向,不再執行嚴格「清零」政策,李強扮演關鍵性角色。

中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定為偏低的「5%左右」,為數十年來最低的增長目標。受新冠疫情爆發、嚴格封控、房地產不景氣、美中對抗等多重因素影響,去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僅達3%,同樣是數十年來最差的表現。

缺中央經歷 但獲習信任

李強曾任浙江省長、江蘇省委書記、上海市委書記,是中國官場罕見擁有主政長三角三個富裕省市經驗的高層,因此對經濟工作相當熟悉。外界對他最大的疑慮是,與幾乎所有前任總理不同,李強欠缺在中央政府工作過的經歷。

但有分析認為,擁有習近平的信任,就是李強最大的優勢,可能讓他獲得更多加持,有更大的空間可推行政策,過去中南海南北院(中共中央與國務院)步調不一和意見分歧的情況可望大為減少。

14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13日上午閉幕後,李強將舉行他就任總理後的首場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屆時外界將得以從中一窺中國新一屆政府整體政策可能走向。

李強 習近平 李克強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