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同意降關稅 BBC駐北京記者:中國擔心美國關稅影響

編譯高詣軒/即時報導

美國和中國12日宣布同意相互降低關稅。英國廣播公司(BBC)駐北京記者碧嘉蘭(Laura Bicker)分析,中國正日益擔心美國關稅的影響。

碧嘉蘭指出,此前隨著美國不斷升高中國商品關稅,中國一向立場強硬並也以高額關稅反制,誓言絕不退縮。某種程度上,中國能承受與美國經濟戰的痛苦。中國是逾100國的主要貿易夥伴。

但北京當局已愈來愈擔心關稅對中國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中國經濟正疲於應對房地產危機和青年失業率高,工廠產量已放緩,也有報導指出,由於銷美商品生產線開始停產,部分公司被迫裁員。

中國商務部說,這次與美國達成的協議是朝向「解決分歧」的重要一步,「為進一步彌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礎」。碧嘉蘭指出,在一個月前,北京方面要發表如此正面的聲明似乎是不可想像。

但該部聲明的結尾部分略微帶刺,提醒中方認為誰才是錯的,「希望美方以這次會談為基礎,與中方繼續相向而行,徹底糾正單邊加稅的錯誤做法」。

瑞士會談是美對中重大退讓 分析:因中在2問題上未有任何承諾

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經濟研究及諮詢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威廉斯(Mark William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在最新這波降低關稅後,美國對中國徵收的關稅仍遠高於對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凱投宏觀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實際關稅約為40%。

道瓊社報導,威廉斯也指出,美國似乎仍在試圖爭取讓其他國家也對中國的貿易實施限制。他警告,「90天的休戰協議並不能保證會帶來持久的停火」。但他也說,這份協議代表川普政府立場又一次重大退讓,因為中國並沒有在貿易失衡或匯率問題上,提供任何承諾。

馬來亞銀行(Maybank)經濟學家Erica Tay表示,美中關稅戰降級為雙方繼續在工作層級進行談判創造了條件,且不會延長雙方的經濟痛苦。她說,之前雙方互課「三位數的關稅,在本質上形同貿易禁運」,如今同意暫緩表明雙方都意識到,彼此的供應鏈過於緊密地交織在一起,無法完全脫鉤。她還說,雖然削減後的關稅絕對稱不上低或「正常」,但至少落在一些企業認為可以接受的水準,這將使商品貿易得以恢復,只不過恢復的速度和規模尚不清楚。

她說,首先,輪船和貨機需要及時啟動,而且可能需要幾輪談判才能達成初步協議。而接下來的問題是,「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又會如何?」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12日在瑞士日內瓦出席記者會。(歐新社)

關稅 商務部 房地產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