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理財路 退休華人:這5件事應該早點做

編譯廖振堯/綜合報導

楊喬治(George Yang,音譯)在健康產業奮鬥多年,成功創立兩家公司、在美國和中國拓展業務,現已退居幕後,享受退休生活。他也因此有充足時間反思過去的財務決策,曾犯下一些令人遺憾的錯誤,他希望自己的經驗能為仍在打拚的人提供可行的建議,強調策略性財務規畫和即時行動的重要性。

楊喬治接受理財網站GOBankingRates採訪,表示如果時間可以重來,他會在退休前做好下列五件事:

1.在退休前還清債務

楊喬治退休後仍有財務保障,但他低估了貸款負擔,特別是他跨國性的企業和生活模式。「在中國激烈競爭的商業環境中,市場瞬息萬變,減少債務可以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和安全性,盡早清償尤其是高利債務,是確保退休後財務自由最重要的事。」

2.更早創業

創業路程中若有越多學習、成長、失敗的時間,就更有機會成為有技巧、高效率的商業領袖。楊喬治認為自己起步算晚,應更早創立公司,「在緊湊的創業環境中,有更多時間來應對市場變化和消費者趨勢是很有利的,可讓我在退休前建立更牢靠的立足點,也能享受更長時間的盈利。」

3.保持身體健康

楊喬治一生致力於設計、創造、生產、銷售健康設備和健身器材,自然也未擱下照顧自己身體。健康與金錢密切相關,但退休後他認識到健康可能更重要,尤其是在晚年生活。「我堅持健身,大大減少了我的醫療費用,確保我可以積極享受退休生活。定期運動、均衡飲食伴我一生,得以保持健康、不那麼依賴醫療服務。」

4. 搬到較小、易管理的家

在子女離巢後很久一段時間,楊喬治仍堅持住在原來的房子裡,最終才意識到孩子搬出去後需求就發生變化,縮小住處的好處很多,可降低生活費用、節省清潔和維護時間,騰出資金用於投資和休閒活動。

5.更早開始儲蓄和投資

楊喬治說,子女離家後換個較小住處,可降低生活費用,同時節省住家清潔和維護的時間。(美聯社)
華人企業家楊喬治認為,盡早清償高利債務,是確保退休後財務自由最重要的事。(取材自領英)

雖然楊喬治很早就開始儲蓄和投資,但如果再早個幾年,複利和升值的威力可能會讓他更加富有;而金融市場有大量的成長機會,充分多元化投資組合可大幅提高退休保障,應盡早、盡可能地探索投資途徑增加收入來源和財務穩定。

退休 投資 儲蓄

推薦文章

留言